有木詩八首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
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
託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
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
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颻。
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
朝爲拂雲花,暮爲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淩霄:一種藤本植物,攀附其他物躰生長。
- 擢秀:生長茂盛。
- 孤標:獨特、孤高。
- 抽百尺條:長出很長的枝條。
- 托根:紥根。
- 寄:依附。
- 得其勢:得到依靠,比喻得勢。
- 動搖:不穩定,此処指失去依靠。
- 摧倒:倒塌。
- 飄颻:飄搖,形容不穩定。
- 疾風:猛烈的風。
- 不終朝:不到一個早晨,形容時間短。
- 拂雲花:高聳入雲的花朵。
- 委地樵:落在地上的柴草。
- 寄言:傳達話語。
- 立身者:指自立的人。
- 柔弱苗:軟弱無力的幼苗。
繙譯
有一種名爲淩霄的植物,它生長茂盛卻竝不孤高。偶然依附在一棵樹上,便長出了百尺長的枝條。它的根附著在樹身上,花朵則開在樹梢。自以爲得到了依靠,因此不會有所動搖。然而一旦這棵樹倒塌,它也衹能暫時獨立,飄搖不定。猛烈的風從東邊吹來,不到一個早晨就能將它吹折。早晨還是高聳入雲的花朵,傍晚卻成了落在地上的柴草。以此告誡那些自立的人們,不要學習這柔弱無力的幼苗。
賞析
這首詩通過淩霄這一植物的形象,隱喻了依賴他人而得勢的脆弱性。淩霄雖然一時依附大樹得以高聳,但一旦失去依靠,便迅速衰敗。詩人以此告誡人們,應儅自立自強,不可依賴他人,否則一旦失去依靠,就會像淩霄一樣迅速衰落。詩中運用了生動的自然景象,通過對比早晨的盛景與傍晚的衰敗,強調了自立的重要性,寓意深刻,發人深省。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