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帝子:指傳說中的仙女。
- 吹簫:古代樂器,這裏指仙女吹奏簫聲。
- 逐:追隨。
- 鳳皇:即鳳凰,傳說中的神鳥。
- 仙洞:神仙居住的洞府。
- 華陽:地名,這裏指華陽觀,即詩中的仙洞。
- 落花:春天的花朵凋落。
- 惆悵:心情失落,感到悲傷。
- 頭白:頭髮變白,指年老。
- 宮人:宮中的侍女或宦官。
- 埽:掃除。
- 影堂:供奉祖先或神靈畫像的房間。
翻譯
仙女吹簫追隨鳳凰而去,只留下名爲華陽的仙洞。 春天的落花何處不令人感到悲傷,白髮蒼蒼的宮人在清掃供奉畫像的房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話般的場景,通過仙女與鳳凰的離去,以及華陽觀的孤寂,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哀愁。詩中「落花何處堪惆悵」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人的情感結合,增強了詩的感染力。結尾的「頭白宮人埽影堂」則通過宮人的形象,進一步加深了時光流逝、美好不再的哀愁氛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與懷念。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 《 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 · 其九 · 嘉陵夜有懷二首(其二) 》 —— [ 唐 ] 白居易
- 《 玉泉寺南三裏澗下多深紅躑躅繁豔殊常感惜題詩以示遊者 》 —— [ 唐 ] 白居易
- 《 哭微之 》 —— [ 唐 ] 白居易
- 《 春聽琵琶兼簡長孫司戶 》 —— [ 唐 ] 白居易
- 《 放旅雁 》 —— [ 唐 ] 白居易
- 《 宿桐廬館同崔存度醉後作 》 —— [ 唐 ] 白居易
- 《 草詞畢遇芍藥初開因詠小謝紅藥當階翻詩以爲一句未盡其狀偶成十六韻 》 —— [ 唐 ] 白居易
- 《 酬元郎中同制加朝散大夫書懷見贈 》 —— [ 唐 ]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