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偕大歲和尚與傅司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閣再賦十律

青牛去後幾千年,紫氣東來今再圓。 筆彩空中分造化,雲峯象外剖天前。 松風瑟瑟和笙奏,川月彎彎依水還。 一片閒心同野鶴,靜觀陵谷任移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牛:指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的典故,象徵着道家文化的傳承。
  • 紫氣東來:源自古代傳說中老子出關時紫氣東來的故事,常用來象徵吉祥、聖賢的降臨。
  • 筆彩:指文采,比喻文學創作。
  • 造化:指自然界的變化和發展。
  • 雲峯:高聳入雲的山峯。
  • 象外:超越形象之外,指抽象的、精神層面的東西。
  • 剖天:揭示天意,洞察天機。
  • 松風瑟瑟:形容松林中風聲。
  • 和笙奏:與笙聲和諧地奏響。
  • 川月彎彎:形容月亮在水面上的倒影,彎彎的形狀。
  • 依水還:依傍着水面。
  • 閒心:閒適的心情。
  • 野鶴:自由自在的鶴,常用來比喻隱士或超然物外的人。
  • 陵谷:山陵和谷地,比喻世事變遷。
  • 移遷:變遷,變化。

翻譯

自老子騎青牛離去已有數千年,如今紫氣再次從東方升起,象徵着吉祥與聖賢的再次降臨。文采飛揚,彷彿在空中創造出新的世界,高聳的山峯在形象之外揭示着天意。松林中的風聲與笙聲和諧共鳴,彎彎的月亮倒映在水面上,依傍着水面。我懷着一顆閒適的心,如同野鶴一般自由,靜靜地觀察着世事的變遷,任由山陵和谷地隨時間而變化。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運用典故,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淡然態度和對文化傳承的深刻思考。詩中「青牛去後幾千年,紫氣東來今再圓」一句,既回顧了歷史,又寄寓了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境,體現了其對世事變遷的靜觀與接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文化傳承和個人心境的深刻感悟。

李士淳

李士淳,號二何。程鄉(今梅州)人。明神宗萬曆三十七年(一六〇九)解元,崇禎元年(一六二八年)進士。授山西翼城知縣,調曲沃知縣。十一年(一六三八年)以卓異召入對策,授翰林院編修,任東宮講讀。十六年任會試同考官。晚年歸隱靈光寺三柏軒。著有《三柏軒集》、《古今文範》、《詩藝》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〇五有傳。 ► 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