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錦茵閒襯丁香枕,銀釭燼落猶慵寢。顒坐遍紅爐,誰知情緒孤。 少年狂蕩慣,花曲長牽絆。去便不歸來,空教駿馬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錦茵(jǐn yīn):華美的地毯。
  • 丁香:一種香料,此處指丁香花紋的枕頭。
  • 銀釭(yín gāng):銀製的燈。
  • 燼落:燈火燃盡。
  • 慵寢(yōng qǐn):懶得睡覺。
  • 顒坐(yóng zuò):仰頭坐着。
  • 紅爐:溫暖的火爐。
  • 狂蕩:放縱不羈。
  • 花曲:指妓院。
  • 牽絆:束縛,羈絆。
  • 駿馬:好馬,此處比喻男子。

翻譯

華美的地毯上隨意擺放着丁香花紋的枕頭,銀燈已經燃盡,我仍懶得入睡。仰頭坐在溫暖的火爐旁,誰又能理解我孤獨的情緒呢?

年輕時習慣了放縱不羈,總是被花街柳巷所牽絆。一旦離去便不再歸來,只留下空空的駿馬迴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夜晚孤獨的場景,通過華麗的物品和空虛的心境形成鮮明對比。詩中「錦茵」、「丁香枕」、「銀釭」等意象展現了奢華的生活環境,而「慵寢」、「情緒孤」則透露出主人公內心的孤寂和無奈。後兩句回憶年輕時的放蕩生活,與現在的孤獨形成對比,表達了時光流逝、人事已非的感慨。整首詞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五代十國時期文人對於生活和情感的深刻體驗。

尹鶚

五代時成都人。仕前蜀。工詩詞,與賓貢、李珣友善。珣本波斯族,鶚性滑稽,常作詩嘲之。累官至翰林校書。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