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明寺僧院

曾識匡山遠法師,低鬆片石對前墀。 爲尋名畫來過院,因訪閒人得看棋。 新雁參差雲碧處,寒鴉遼亂葉紅時。 自知終有張華識,不向滄洲理釣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匡山:指四川成都附近的青城山,是道教名山,也是詩人溫庭筠的故鄉。
  • 遠法師:可能是指一位與詩人有交往的法號爲「遠」的僧人。
  • 低鬆片石:低矮的松樹和散落的石頭,形容僧院環境清幽。
  • 前墀:寺院長廊前的空地或庭院。
  • 名畫:此處指珍貴的藝術作品,可能是寺內懸掛的壁畫。
  • 閒人:指僧院中的僧侶,他們過着清閒的生活。
  • 參差:形容雁羣排列不整齊,這裏也指雁羣在天空中的動態。
  • 遼亂:形容寒鴉叫聲嘈雜。
  • 葉紅時:秋季樹葉變紅的時候。
  • 張華:晉代文學家,以博學多識著稱。
  • 滄洲:古代泛指水邊,常用來指隱士的居所。
  • 理釣絲:釣魚,這裏象徵歸隱田園的生活。

翻譯

曾經認識那位來自匡山的遠方法師,他居住的僧院裏,只有低矮的松樹和幾塊石頭陪伴在前院。爲了尋找那些珍貴的壁畫,我特意來到這所寺院,意外地遇見了一些悠閒的僧人,得以觀賞他們的對弈。在藍天白雲下,新雁成羣結隊飛翔;而秋風吹過,落葉紛飛,寒鴉的叫聲顯得格外嘈雜。我知道自己終究會像張華那樣有着廣博的知識,所以並不嚮往隱居在水邊釣魚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西明寺僧院的環境和僧人們的生活,展現了作者對僧人生活的羨慕以及對自己才識的自信。溫庭筠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景象和歷史典故,如新雁、寒鴉、張華等元素,既增添了詩意,又寓含哲理。他表達了即使有才華,也不願放棄塵世生活,選擇歸隱的決心,展現了其獨特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溫庭筠詩歌的清新與深沉並存的特點。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