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虛谷上南行十二首

· 陳櫟
濟世萬古航,乃今橫野渡。 由此訪故人,勝著沙堤步。 我傳紀行作,冠佩與薇露。 何當參詩禪,一澾石頭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濟世:拯救世界,指對社會有重大貢獻。
  • 萬古航:比喻長久流傳的事業或行爲。
  • 橫野渡:橫跨野外的渡口,比喻重要的交通要道。
  • 沙堤步:沙堤上的步伐,指在重要位置上的行走。
  • 紀行作:記錄行程的作品。
  • 冠佩:古代官員的帽子和佩飾,這裏指文人的裝束。
  • 薇露:薇草上的露水,比喻清新脫俗的事物。
  • 參詩禪:參悟詩歌和禪理。
  • 一澾(tà):一趟,一次。
  • 石頭路:堅硬的路,比喻艱難的道路。

翻譯

像一艘能夠拯救世界的古老航船,如今它橫跨在野外的渡口。 通過這個渡口去拜訪老朋友,勝過在沙堤上漫步。 我記錄下這段行程的作品,穿着文人的裝束,帶着清新脫俗的氣息。 何不一同參悟詩歌和禪理,走一趟那堅硬的石頭路。

賞析

這首詩通過比喻和象徵表達了詩人對於濟世之志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嚮往。詩中「濟世萬古航」與「橫野渡」形成對比,展現了詩人對於歷史長河中重要時刻的把握和對現實行動的重視。後文通過「沙堤步」與「石頭路」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於精神追求的執着和對艱難道路的勇敢面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堅定的信念。

陳櫟

元徽州休寧人,字壽翁。學宗朱熹。宋亡,隱居著書。仁宗延祐初,鄉試中選,不赴禮部試,教授於家。性孝友,剛正,動中禮法,與人交,不以勢合,不以利遷。善誘學者,諄諄不倦。所居堂名定宇,學者稱定宇先生,晚稱東阜老人。有《尚書集傳纂疏》、《歷代通略》、《勤有堂隨錄》和《定宇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