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曹宏齋

· 陳櫟
我不識宏齋,識之文字間。 古風久蕭瑟,一筆獨追還。 恨如東魯人,未得登東山。 振衣不自勇,路亦非阻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瑟:形容景色淒涼。
  • 追還:追尋並恢復。
  • 東魯人:指山東一帶的人,這裏可能指作者自己。
  • 登東山:東山是山東的名山,這裏比喻未能達到某種境界或地位。
  • 振衣:整理衣襟,比喻振奮精神。
  • 自勇:自我激勵,勇敢。
  • 阻艱:困難和阻礙。

翻譯

我雖未曾親自見過宏齋,卻通過文字瞭解他。 古老的風韻已久顯淒涼,唯有他的筆觸能追尋並恢復。 我如同未曾登上東山的東魯人,感到遺憾。 振奮精神,我未能自我激勵,雖然道路並不艱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宏齋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未能達到宏齋境界的遺憾。詩中,「古風久蕭瑟,一筆獨追還」展現了宏齋在文學上的卓越成就,能夠復興古風。而「恨如東魯人,未得登東山」則巧妙地運用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未能達到宏齋水平的自責與遺憾。最後兩句「振衣不自勇,路亦非阻艱」則反映了作者在自我激勵上的不足,以及對未來道路的期待與決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文學追求的執着與自我反省。

陳櫟

元徽州休寧人,字壽翁。學宗朱熹。宋亡,隱居著書。仁宗延祐初,鄉試中選,不赴禮部試,教授於家。性孝友,剛正,動中禮法,與人交,不以勢合,不以利遷。善誘學者,諄諄不倦。所居堂名定宇,學者稱定宇先生,晚稱東阜老人。有《尚書集傳纂疏》、《歷代通略》、《勤有堂隨錄》和《定宇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