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虛谷上南行十二首

· 陳櫟
坡覓牛矢路,公渡牛矢嶺。 遂令污穢地,居然化清境。 令代曹子方,陳三延癩頸。 何時躡吾履,迢迢山路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坡覓牛矢路:在山坡上尋找牛糞路。牛矢,即牛糞。
  • 公渡牛矢嶺:您渡過了牛糞嶺。公,對人的尊稱。
  • 污穢地:骯髒的地方。
  • 化清境:變成了清潔的境地。
  • 令代曹子方:讓時代替代曹子方。曹子方,可能是指某個歷史人物或傳說中的人物。
  • 陳三延癩頸:陳三的脖子上有癩病。陳三,人名;癩頸,脖子上的皮膚病。
  • 躡吾履:跟隨我的腳步。躡,跟隨。
  • 迢迢山路永:漫長的山路永遠延伸。迢迢,遙遠的樣子。

翻譯

在山坡上尋找牛糞路,您卻渡過了牛糞嶺。 這使得原本骯髒的地方,竟然變成了清潔的境地。 讓時代替代了曹子方,陳三的脖子上患有癩病。 何時您能跟隨我的腳步,踏上那遙遠而漫長的山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污穢與清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環境的深刻感悟。詩中「坡覓牛矢路,公渡牛矢嶺」描繪了環境的轉變,而「令代曹子方,陳三延癩頸」則隱含了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最後兩句「何時躡吾履,迢迢山路永」則抒發了詩人對未來旅程的期待與對友人的思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見解和深沉的情感。

陳櫟

元徽州休寧人,字壽翁。學宗朱熹。宋亡,隱居著書。仁宗延祐初,鄉試中選,不赴禮部試,教授於家。性孝友,剛正,動中禮法,與人交,不以勢合,不以利遷。善誘學者,諄諄不倦。所居堂名定宇,學者稱定宇先生,晚稱東阜老人。有《尚書集傳纂疏》、《歷代通略》、《勤有堂隨錄》和《定宇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