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舌頭還存在的時候,往往牙齒都已掉光了,可見剛強總是勝不過柔弱。當門戶已朽敗時,卻不見門軸爲蠹蟲所侵毀,可見偏執總是比不上圓融。
賞析
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這說明了柔弱中的生意,以及剛強中的死意。牙齒極堅硬,我們用它來咀嚼食物,然而它卻很容易毀損。舌頭雖柔軟,卻受牙齒的保護,發揮味覺的功能。滴水可以穿石,卻依然是水。由此可知,柔能克剛。因此,老子力主“柔弱勝剛強。”
門之易損,在其不動;而樞之不蠹,在其常動。因爲不動,蠹蟲纔有機可乘;因爲常動,蠹蟲才無法入侵。樞因爲圓,所以僅損磨擦的表面,且能照應各面;門因爲方,所以兩面皆損,而只能照應一方。偏執與圓融的差別就在此。行事剛強偏執的人應引爲借鑑。

陳繼儒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仲醇,號眉公,又號糜公。諸生。志尚高雅,博學多通,少與同郡董其昌、王衡齊名。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小崑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書法蘇、米,兼能繪事。董其昌久居詞館,書畫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眉公又刺取瑣言僻事,編次成書,遠近爭相購寫,於是名動寰宇。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卒於家。有《眉公全集》。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