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講解書中的道理好像比吟詩更容易令人有所得,在座上對人破口大罵,看來當然比過分恭敬要壞得多。然而,兩相比較之下,寧願做個輕薄狂狷的人,也不要做個厚臉皮的君子。
賞析
講解書中的知識,似乎較容易爲人接受,也容易讓人感到有所收穫。但是,並非每個人都能把道理講得透徹,往往有些人,自己沒有高尚的學問,卻喜歡做個誤導學子的教授。與其如此,倒不如關起門來,自個兒吟詩,就算別人聽到了,也可以在感性上直接予以認同或否定,不至於在知識上走錯了路。
罵座固然違反了禮數,但卻顯露了真情。與其過分謙恭而流於虛僞造作,不如做個性情真切的狂狷之徒。

陳繼儒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仲醇,號眉公,又號糜公。諸生。志尚高雅,博學多通,少與同郡董其昌、王衡齊名。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小崑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書法蘇、米,兼能繪事。董其昌久居詞館,書畫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眉公又刺取瑣言僻事,編次成書,遠近爭相購寫,於是名動寰宇。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卒於家。有《眉公全集》。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