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沒什麼事卻煩憂不已,對着良辰美景一點也不快樂,連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會如此,這樣的人生如同活在地獄中一般,何必再說什麼地獄中的熱銅牀 、燒鐵柱,以及插滿劍的樹和插滿刀的山呢?
賞析
佛家說十法界都是唯心的,地獄也是唯心的,因此,地獄和極樂世界的分野,在於我們的心念之間。佛經裏有一段故事,是說調達墜入無間地獄後,佛的弟子目鍵連,乘神通之力下地獄去看他,問:“苦不苦?”他卻回答:“不苦!”爲什麼在所有的地獄衆生被肢解而大聲號叫呻吟時,調達身處其中卻說不苦呢?並且能夠立刻乘“般若波羅蜜”之力而出地獄。這就說明,地獄其實是存在我們的心中。佛經上講人死後所以有地獄,乃是因爲衆生造惡業的緣故;如果衆生不造惡業,也就不會有地獄。人之爲惡,最初也是在起心動念之間,所以,如果真有地獄,也是人心所造。
憂愁算不算地獄呢?當然也算。最大的地獄,莫過於人自設的地獄,別人是無法將它打開的。人可以自救,但是,大多數人卻不相信。天底下並沒有什麼事能夠讓人完全絕望的,因爲,無論是好是壞,都無法在這世間久住,包括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如果看透了這一層道理,生命中就沒有什麼事真正能夠讓我們憂傷不已了。

陳繼儒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仲醇,號眉公,又號糜公。諸生。志尚高雅,博學多通,少與同郡董其昌、王衡齊名。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小崑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書法蘇、米,兼能繪事。董其昌久居詞館,書畫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眉公又刺取瑣言僻事,編次成書,遠近爭相購寫,於是名動寰宇。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卒於家。有《眉公全集》。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