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姜太公放棄磻溪岸前去做官,這買賣實在太不合算。韓信把自己的性命,換得了劉邦的拜將壇。傅説如果守定傅巖的舊生計不去出山,那纔眞正令人生羨。靈輒因為在黔桑接受飯食而不得不報恩,這使我不由得為他嘆惋。那豫讓為主報讎吞炭變啞,我勸他快別把自己這樣無謂摧殘。你看當今要想建功立業留名凌煙,一層層阻撓眞是難上加難;讀書人進取功名的路途,一步步都充滿著凶險。
注釋
「姜太公賤賣了磻溪岸」句:姜太公呂尙在播溪以垂釣為業,八十歲時方遇見周文王,尊為尙父,扶周滅商。磻溪:一名璜河,在陝西寶雞縣東南。相傳溪上有茲泉,為姜太公垂釣遇文王處。
「韓元帥命博得拜將壇」句:漢高祖劉邦曾築壇齋戒,拜韓信為大將。韓信為興漢功臣,日後卻被劉邦縱容呂后殺害。
「羨傅説守定巖前版」句:傅説在任殷高宗國相前,在傅巖當奴隸,從事泥木建築勞役。版,聚土以夯實的築墻器具。
「嘆靈輒喫了桑間飯」句:靈輒為晉國翳桑地方的貧民,趙盾見他飢餓,給予飯食。後靈輒任晉靈公甲士,在靈公欲暗害趙盾時,倒戈相救,然後自己逃走不知所終。
「勸豫讓吐出喉中炭」句:豫讓為春秋末晉國智伯的門客。智伯為趙襄子滅後,豫讓毁形變容,吞炭成為啞子,設法為主人報讎。後謀刺趙襄子不遂,被執而自殺。
凌烟閣:天子為表彰功臣而建造的高閣,繪畫功臣圖像於其間。
連雲棧:古代由陝入川的棧道名,多鑿建於山崖半壁間,極為險峭。
序
《寄生草·感嘆》是元代文人查德卿所作的一首小令,選入《元曲三百首》。元人在散曲中嘆世警世,常用這種列舉史事的方式。這樣做不僅收論據鑿鑿、以古證今之效,文氣上也有語若貫珠、一瀉直下之妙。本篇用了五則歷史人物的典故,五句中作者又以飽含感情色彩的精煉語言,表示了自己「感嘆」的導嚮。
起首兩句對仗,是就姜太公呂尙與韓元帥韓信的行止作出評斷。對於呂尙離開磻溪岸入朝任相,作者用了「賤賣了」三字,是説他放棄漁釣隱居生活太不値得。設想作者若僅用「賣了」二字,也已表現出對他人仕的鄙夷不屑,更何況「賤賣」!詩人故意不提呂尙輔佐文王定國安邦的歷史功績,又故意以偏激的用語與世人對呂尙窮極終通際遇的艷羨唱反調,憤世嫉俗之意溢於言表。同樣,對於韓信登壇拜將的隆遇,作品用了「命博得」三字,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在功業爵祿之後隱伏的危機。一文一武,抹倒了古今的風雲人物,也是對利祿仕進熱衷者的當頭棒喝。
三、四、五三句的鼎足對,言及的歷史主角為傅説、靈輒、豫讓三人。第一句出乎意外地用了箇「羨」字,但細看羨的內容,是「傅説守定巖前版」。傅説若果眞守定巖前版的話,衹不過是個卑賤的奴隸,而事實上他根本沒有「守定」,出去作了殷高宗的大臣,可見這一句純粹是反話、是嘲諷。第二句如實地用上一「嘆」,而所嘆的是靈輒「喫了桑間飯」,作者認為這樣一來,他就衹能以聽命於人、捨己報主作為飯錢了。第三句對豫讓則用了「勸」,「勸豫讓吐出喉中炭」,作者對豫讓用性命報知遇之恩,視作多此一舉的愚蠢行為。這三句鼎足對中傅説的一例,同呂尙、韓信幷無二致,其餘兩人則非名利場中人,卻是受制於人、為統治者效命的人物。作者將他們幷排拉在一起,幷非是有意選取歷史和社會上具有代表意義的不同典型,不過是藉此發泄對整个封建秩序及現存觀念的否定和蔑視而已。這就使作品帶上了一種嬉笑怒駡、馳騁隨意的勦勁色彩。
嘆世作品列具史實的常法,是在結尾點出總結的結論。而本曲又別具一格,棄置上舉的五名歷史人物不顧,轉而對「如今」作出了憤怒的感嘆。「凌煙閣一層一箇鬼門關,長安道一步一箇連雲棧」是峻拔的警語。它將不同性質的地名醒目地組織在各句之間,讓讀者去憬然悟味其間的聯繫,從而形象地表現元代仕進道路艱難險惡的黑暗現狀。這是對熱衷功名利祿的另一種形式的批判和否定,從而與上文的歷史感嘆互相照應。貫串在作品中的感情的憤激,嘲駡的辛辣,意緒的突兀以及批判精神的尖鋭,造就了作品豪辣灝爛的風格特色。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薑太公:即呂尚,薑姓,呂氏,名尚,又稱薑子牙,因輔佐周武王滅商有功,封於齊國,後尊稱爲薑太公。
- 磻谿:古代河流名,在今陝西寶雞附近,呂尚在此垂釣,遇見周文王,成爲後來周朝開國功臣。
- 韓元帥:指韓信,曾以佈衣身份受命於劉邦,拜爲大將軍,統帥三軍,是漢朝的重要將領。
- 傅說:商朝時期的大臣,原爲奴隸,後被商王武丁發現其才能,任命爲宰相。
- 巖前版:可能是指傅說在山巖前的簡陋居所,象征他的貧寒生活。
- 霛輒:春鞦時期晉國勇士,曾救過範宣子,後因範宣子之子的恩惠,改名爲豫讓。
- 吞炭:豫讓爲了報答舊主智伯,曾吞炭改變聲音,以接近仇人趙襄子。
- 淩菸閣:唐朝爲表彰功臣而建的畫像館,內有功臣畫像。
- 鬼門關:比喻極危險或死亡的地方,這裡指淩菸閣上的功臣畫像如同鬼魂一般。
- 連雲棧:形容山路高險,倣彿直入雲耑,這裡比喻長安城的艱難道路。
繙譯
呂尚在磻谿邊賤賣自己,韓信卻因此得以拜爲大將。傅說堅守貧寒,像巖前的版圖一樣默默無聞;霛輒爲了報恩,甚至吞下燒炭來改變聲音。豫讓的故事令人感歎,他決心洗去喉中的仇恨。如今,那些曾經的英雄,他們的畫像懸掛在淩菸閣上,如同一道道鬼門關;而通往長安的道路,每一步都如同攀登連緜的雲棧般艱難。
賞析
這首詩通過歷史人物的典故,表達了對命運起伏、人生際遇的感慨。薑太公和韓信的對比,躰現了機遇與才能的重要性;傅說、霛輒和豫讓的故事,則揭示了忠誠與報恩的主題。詩人將這些典故融入到現實情境中,用“鬼門關”和“連雲棧”象征仕途的險阻,寓言意味深長,既贊敭了古代忠臣的高尚品質,也暗示了現實社會的殘酷競爭。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深沉,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哲理的獨特見解。
查德卿
查德卿,生平不詳。元·鍾嗣成《錄鬼簿》失載。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明·李開先評元人散曲,首推張可久、喬吉,次則舉及查德卿(見《閒居集》卷五《碎鄉小稿序》),可見其曲名較高。其散曲作品內容有弔古、抒懷、詠美人傷離情之類,風格典雅。
► 14篇诗文
查德卿的其他作品
- 《 仙呂 · 一半兒擬美人八詠 ·春夜 》 —— [ 元 ] 查德卿
- 《 一半兒擬美人八詠 》 —— [ 元 ] 查德卿
- 《 仙呂 · 一半兒擬美人八詠 ·春醉 》 —— [ 元 ] 查德卿
- 《 仙呂 · 一半兒擬美人八詠 ·春繡 》 —— [ 元 ] 查德卿
- 《 一半兒擬美人八詠 》 —— [ 元 ] 查德卿
- 《 仙呂 · 一半兒擬美人八詠 ·春情 》 —— [ 元 ] 查德卿
- 《 仙呂 · 一半兒擬美人八詠 · 春困 》 —— [ 元 ] 查德卿
- 《 越調 · 柳營曲 · 金陵故址 》 —— [ 元 ] 查德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