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求茂才異等詔

· 劉徹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爲將相及使絕國者。
拼音

所属合集

#古文觀止

譯文

要建立不同一般的事業,必須依靠特殊的人才。有的馬奔跑踢人,卻能行千里;有的人受到世俗譏諷,卻能建立功名。這些不受駕馭的馬和放縱不羈的人,也在於如何駕馭他們罷了。我命令:各州各郡要發現官吏和百姓中那些有優秀才能,超羣出衆,可擔任將相及出使遠方的人才。

注釋

茂才,指優秀的人才。異等:才能出類拔萃的人。 奔踶(dì):奔馳,踢人。意謂不馴服。 泛(fěng)駕:把車子弄翻,指不受駕馭。 跅(tuo)弛:放縱不羈。 絕國:極爲遼遠的邦國。

《武帝求茂才異等詔》是漢武帝選拔社會人才而頒佈的詔書。茂才西漢稱秀才,東漢避漢光武帝劉秀之諱改稱茂才,又常稱作“茂才異等”。在西漢屬特舉科目,漢光武帝時改爲歲舉。茂才的選拔之是對於有特異才能和有非常之功的低級官吏的提拔。漢武帝求人才,不拘資格,不苛求小節,務期適用,表現了他的雄才大略。把“使絕國”與“將相”並提,也反映了窮兵好武的思想。

賞析

《武帝求茂才異等詔》是漢武帝選拔社會人才而頒佈的詔書。茂才西漢稱秀才,東漢避漢光武帝劉秀之諱改稱茂才,又常稱作“茂才異等”。在西漢屬特舉科目,漢光武帝時改爲歲舉。茂才的選拔之是對於有特異才能和有非常之功的低級官吏的提拔。 凡要建立不尋常的功業,必須依靠不尋常的人才。所以有些狂奔踢人的馬,卻是日行千里的良馬;有些時常被世俗譏諷議論的人,卻是能建功立業的奇才。那可能翻車的馬,以及放蕩不羈的人,關鍵在如何使用而已。現特責成全國各州縣地方官,要留心考察推薦官民中有特殊才幹,能做將相和出使外國的人。 這篇文章是漢武帝爲建功立業發出的徵求賢才的號召書。文章強調了建設國家與發掘人才的密切關係,提出了大行不避細節的選拔原則。這篇詔書文字精煉,表現了大漢恢宏的風範和招攬賢良之急切,其愛才的胸襟令人景仰。此外,對人才也不求全責備,只要是千里馬,偶爾踢人也無妨。這都是符合“人才學”原理的。 當代之人應學習漢武帝恢宏的風範、愛才的胸襟,爲了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建設,不拘一格選人才,只要是“千里馬”,就不要求全責備。這樣纔會使人才脫穎而出,並有用武之地,爲社會獻計、獻策和出力。
劉徹

劉徹

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漢武帝十六歲時登基,爲鞏固皇權,漢武帝設置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另有開闢絲路、建立年號、頒佈太初曆、興太學等舉措亦影響深遠。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