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二首 · 其二
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
天馬徠,出泉水,虎脊兩,化若鬼。
天馬徠,歷無草,徑千里,循東道。
天馬徠,執徐時,將搖舉,誰與期?
天馬徠,開遠門,竦予身,逝崑崙。
天馬徠,龍之媒,遊閶闔,觀玉臺。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天馬從西方極遠之處來到,經過了沙漠之地。衆多的少數民族和外國都降服了。天馬出自水中,長有雙脊,皮毛顏色像老虎一樣。天馬能變化,如同鬼神那樣靈異。天馬穿越千里,迅速越過無草的區域,在辰年來到東方。將駕着天馬,高飛到遙遠的地方,無可限期。天馬既來,開通了上遠方之門,可以上崑崙山去會神仙了。天馬既來,龍也將來,可以乘着龍登天門,去觀賞上帝住的地方了。
注釋
徠:與“來”相通。
出泉水:漢人以爲千里馬是龍種,所以幾次獲得駿馬,都說是出自水中。
虎脊兩:指馬有雙脊樑,皮毛顏色如同老虎。
化若鬼:指天馬能任意變化,如同鬼神。
無草:這裏指沒有草、不生長草的地方。
循:順着,沿着。
執徐:指日期。太歲在辰曰執徐。這裏是說天馬在辰年來到。
將搖舉:將奮翅高飛。
竦:同“聳”,高高地飛躍。
龍之媒:這裏是說天馬是神龍的同類,現在天馬已經到來,龍就一定會來了。後人因此把駿馬稱爲“龍媒”。閶闔(chānɡ hé):天門。玉臺:上帝居住的地方。

劉徹
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漢武帝十六歲時登基,爲鞏固皇權,漢武帝設置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另有開闢絲路、建立年號、頒佈太初曆、興太學等舉措亦影響深遠。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