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 · 得勝令 · 四月一日

萬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風雲起壯圖。農夫,舞破蓑衣綠;和余,歡喜的無是處。
拼音

所属合集

#元曲三百首

注釋

萬象: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現象,蘇軾《海市》:“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有貝闕藏珠宮。” 沾濡:潤溼,潤澤。 和余:連同我。 無是處:猶言不辦法、不得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沾濡:浸溼。
  • 壯圖:宏偉的規劃或抱負。

翻譯

萬物都好像要乾枯了,一場雨足以讓它們得到滋潤。天地重新有了生機,風雲興起展示出宏偉的景象。農夫,高興得舞破了那綠色的蓑衣;和我一樣,歡喜得不知怎麼辦纔好。

賞析

這首小令描繪了久旱逢甘霖之後自然萬物的欣喜之態以及人們的歡快之情。開頭兩句寫出了雨對乾涸萬物的重要性,「回生意」「起壯圖」生動地展現出這場雨帶來的巨大變化和蓬勃生機。後兩句通過農夫舞動破蓑衣以及「我」歡喜無措,進一步烘托出人們對這場及時雨的興奮與愉悅之情。整首曲子語言質樸簡潔,情感真摯熱烈,富有生活氣息。

張養浩

張養浩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23代孫。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歲被薦爲東平學正,歷官堂邑縣尹、監察御史、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等官職。在任監察御史時,因批評時政而爲權貴所忌,被免官。後復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後因其父年邁,無人照顧,於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辭官家居,此後屢召不赴。文宗天曆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特拜陝西行臺中丞,辦理賑災,見饑民困苦萬分,難以賙濟,竟爲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車就道”,不久便積勞成疾病卒。追封濱國公,諡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