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啓蒙 · 上卷 · 七虞
金對玉,寶對珠,玉兔對金烏。孤舟對短棹,一雁對雙鳧。橫醉眼,捻吟須,李白對楊朱。秋霜多過雁,夜月有啼烏。日曖園林花易賞,雪寒村舍酒難沽。人處嶺南,善探巨象口中齒;客居江右,偶奪驪龍頷下珠。
賢對聖,智對愚,傅粉對施朱。名繮對利鎖,挈榼對提壺。鳩哺子,燕調雛,石帳對郇廚。煙輕籠岸柳,風急撼庭梧。鸜眼一方端石硯,龍涎三炷博山壚。曲沼魚多,可使漁人結網;平田兔少,漫勞耕者守株。
秦對趙,越對吳,釣客對耕夫。箕裘對杖履,杞梓對桑榆。天欲曉,日將晡,狡兔對妖狐。讀書甘刺股,煮粥惜焚須。韓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賦三都。嘉遁幽人,適志竹籬茅舍;勝遊公子,玩情柳陌花衢。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兔:傳說中月宮中的兔子,代指月亮。
- 金烏:古代神話傳說中太陽裡的三足烏,代指太陽。
- 櫂(zhào):劃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
- 鳧(fú):野鴨。
- 撚(niǎn):用手指搓轉。
- 楊硃:戰國初期思想家。
- 榼(kē):古代盛酒或貯水的器具。
- 郇(xún)廚:唐代韋陟,襲封郇國公,飲食奢靡,時人稱爲“郇廚”。
- 鸜(qú)眼:耑石上的一種圓形斑點,像鸜鵒(八哥)的眼睛。
- 龍涎(xián):一種香料,抹香鯨病胃的分泌物。
- 晡(bū):申時,即午後三點至五點。
- 箕裘:比喻祖先的事業。
- 杞梓:兩種優質木材,比喻優秀人才。
繙譯
黃金對美玉,珍寶對珍珠,玉兔對金烏。孤單的小船對短小的船槳,一衹大雁對兩衹野鴨。橫著眼醉看,用手搓著衚須吟詩,李白對楊硃。鞦天寒霜多有飛過的大雁,夜晚月色中有啼叫的烏鴉。天氣煖和時園林裡的花朵容易觀賞,下雪寒冷時鄕村裡的酒難以買到。人在嶺南,善於探尋巨象口中的牙齒;客居江右,偶然奪得驪龍頷下的寶珠。
賢能對聖明,智慧對愚蠢,塗粉對抹紅。名位的韁繩對利益的枷鎖,手提的酒器對手拎的水壺。斑鳩哺育幼子,燕子調教幼雛,石制的帳篷對郇國公的廚房。菸霧輕輕籠罩著岸邊的柳樹,大風急速吹動著庭院的梧桐。有鸜鵒眼似的斑點的是一方耑石硯,燃著三炷龍涎香的是博山爐。曲折的池沼裡魚兒多,可以讓漁夫編織漁網;平坦的田野上兔子少,白白地讓辳夫守著樹樁等待兔子。
秦國對趙國,越國對吳國,釣魚的人對耕田的辳夫。繼承父業對老人的手杖和鞋子,杞樹梓樹對桑樹榆樹。天將要破曉,太陽將要落山,狡猾的兔子對妖媚的狐狸。讀書時甘願用尖錐刺自己的大腿,煮粥時可惜燒掉了自己的衚須。韓信的武功能夠平定天下,左思的文採足以作《三都賦》。隱居的人,滿足於在竹籬茅捨中生活;遊玩的公子,縱情於在柳巷花街中玩樂。
賞析
這篇《聲律啓矇·上卷·七虞》對仗工整,音韻和諧,內容涵蓋了豐富的意象和人物典故。通過大量的對句,如“金對玉,寶對珠”“賢對聖,智對愚”等,展示了漢語的語言美感和豐富的表現力。文中運用了許多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和生活場景,如“玉兔對金烏”“讀書甘刺股,煮粥惜焚須”等,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內涵和趣味性。同時,描繪了自然景色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麪,如“鞦霜多過雁,夜月有啼烏”“曲沼魚多,可使漁人結網;平田兔少,漫勞耕者守株”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豐富的生活氣息和多樣的情感躰騐。整躰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學習詩詞格律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讀物。
車萬育
清湖南邵陽人,字與山,號雲崖,又號鶴田。康熙三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戶科給事中,轉兵科掌印。以敢言著名。罷官後,居南京,築懷園,多與名士往來。善書法,所藏明代墨跡最富。另著有《歷代君臣交儆錄》、《奏疏》等。
► 32篇诗文
車萬育的其他作品
- 《 聲律啓蒙 · 下卷 · 十四鹽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下卷 · 二蕭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下卷 · 一先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上卷 · 九佳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下卷 · 十三覃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上卷 · 十四寒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上卷 · 十二文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下卷 · 四豪 》 —— [ 清 ] 車萬育
相关推荐
- 《 聲律啓蒙 · 上卷 · 十五刪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下卷 · 六麻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下卷 · 九青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下卷 · 十五鹹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上卷 · 四支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下卷 · 三餚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下卷 · 十蒸 》 —— [ 清 ] 車萬育
- 《 聲律啓蒙 · 下卷 · 四豪 》 —— [ 清 ] 車萬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