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 · 水仙子 · 田家

綠陰茅屋兩三間,院後溪流門外山。山桃野杏開無限,怕春光虛過眼,得浮生半日清閒。邀鄰翁爲伴,使家僮過盞,直吃的老瓦盆幹。 滿林紅葉亂翩翩,醉盡秋霜錦樹殘。蒼苔靜拂題詩看。酒微溫石鼎寒,瓦杯深洗盡愁煩,衣寬解,事不關,直吃得老瓦盆幹。
拼音

所属合集

#元曲三百首

注釋

雖題爲“田家”,並非歌詠一般田家的生活,實乃作者自己歸隱田園後的情趣。 浮生:虛浮不定之生活。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浮生若夢,爲歡幾何?” 過盞:傳遞酒杯(給鄰翁)。 “醉盡秋霜”句:紅葉滿林,已經凋殘了。 “酒微溫”句:酒微溫石爐還沒有熱。因石鼎(石爐)壁厚熱得慢。 事不關:世間的事不去管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貫雲石:元代戲曲家、散曲家。
  • 雙調·水仙子·田家:曲牌名,屬於元曲的一種。
  • 綠陰茅屋兩三間:綠色樹蔭下的簡陋房屋只有兩三間。
  • 院後溪流門外山:院子後面有小溪流過,門外就是連綿的山巒。
  • 山桃野杏開無限:野生的山桃花和杏花盛開,無邊無際。
  • 虛過眼:輕易地從眼前溜走。
  • 浮生半日清閒:短暫的生活中享受片刻的清靜悠閒。
  • 鄰翁:鄰居的老者。
  • 過盞:倒酒。
  • 老瓦盆幹:喝完一大盆酒。
  • 紅葉亂翩翩:滿樹林的紅葉隨風飄落。
  • 秋霜錦樹殘:秋天的霜打在如錦的樹葉上,顯得悽美。
  • 蒼苔:青苔,一種生長在溼潤石頭上的植物。
  • 石鼎:用石頭製作的煮器。
  • 瓦杯:陶製的杯子。
  • 解衣寬:解開衣服,放鬆身心。
  • 事不關:與自己無關的事情。

翻譯

在綠色樹蔭下,有兩三間簡樸的茅屋,屋後是一條溪流,門外則是連綿起伏的山巒。山上的野桃花和杏花盛開得無邊無際,生怕美好的春光就這樣輕易地從眼前流逝,只想在這難得的半日清閒中享受生活。邀請鄰居老人作伴,讓家童斟酒,我們一直暢飲到那古老的瓦盆見底。

滿樹林的紅葉隨風紛飛,彷彿是秋霜打過的錦樹殘影。靜靜地坐在那裏,看着青苔覆蓋的石頭上留下的詩句,酒杯微溫,石鼎寒涼,用洗淨的瓦杯驅散心中的愁緒。解開衣服,拋開煩惱,只管盡情地喝酒,直到那老瓦盆裏的酒喝個精光。

賞析

這首元曲通過描繪田園生活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簡樸寧靜生活的嚮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作者在綠意盎然的茅屋、溪流、山花中尋找樂趣,與鄰翁共酌,享受片刻的清閒。同時,通過對秋葉、石鼎、瓦杯等細節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淡泊而富有詩意的生活氛圍。酒過三巡,作者借酒消愁,忘卻世事,體現出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整首曲子語言通俗,意境優美,展現了元曲家貫雲石獨特的田園情懷。

貫雲石

貫雲石

原名小云石海涯,阿里海涯之孫。父名貫只哥,雲石遂以貫爲氏,號酸齋。年十三,膂力絕人,使健兒驅三惡馬疾馳,持槊立而待,馬至騰上之,越二而跨三。運槊生風,觀者辟易。或挽彊射生,逐猛獸,上下峻阪如飛,諸將鹹服其趫捷。稍長,折節讀書。初襲父官爲兩淮萬戶府達魯花赤,鎮永州,一日,解所綰黃金虎符,讓弟忽都海涯佩之。北從姚燧學,燧見其古文峭厲有法,及歌行、古樂府慷慨激烈,大奇之。俄選爲英宗潛邸說書秀才。仁宗踐祚,拜翰林侍讀學士、中奉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乃稱疾辭還江南,泰定元年五月八日卒,年三十九,贈集賢學士、中奉大夫、護軍,追封京兆郡公,諡文靖。酸齋晚年爲文日邃,詩亦衝澹,草隸等書,變化古人,自成一家。其視死生若晝夜,絕不入念慮。臨終有辭世詩云:「洞花幽草結良緣,被我瞞他四十年。今日不留生死相,海天秋月一般圓。」洞花、幽草,蓋二妾名也。酸齋休官辭祿後,或隱屠沽,或侶樵牧,常於臨安市中立碑額「貨賣第一人間快活丸」,人有買者,展兩手,一大笑示之,領其意者,亦笑而去。一日,錢唐數衣冠士人遊虎跑泉,飲間賦詩,以「泉」字爲韻,中一人但哦「泉、泉、泉」,久不能就,忽一叟曳杖而至,應聲曰:「泉泉泉,亂迸珍珠個個圓。玉斧斫開頑石髓,金鉤搭出老龍涎。」衆驚問曰:「公非貫酸齋乎?」曰:「然、然、然。」遂邀同飲,盡醉而去。其依隱玩世多類此。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