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 大壯卦
震上乾下,利貞。
初九,壯於趾,徵兇,有孚。
九二,貞吉。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於大輿之輹。
六五,喪羊於易,無悔。
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大壯卦:吉利的佔問。
初九:腳趾受了傷。出行,兇險。有所收穫。
九二:佔得吉兆。
九三:奴隸狩獵憑力大,貴族狩獵用獵網。佔得險兆。公羊用頭角撞籬笆,卻被籬笆卡住了。
九四:佔得吉兆,沒有悔恨。公羊撞破籬笆,擺脫了羈絆,又撞在大車輪子上受了傷。
六五:羊在牧場上逃掉了。沒有悔恨。
上六:公羊用頭角撞籬笆,角被卡住,退不了,進不了。沒有什麼好處,佔問旱情則得吉兆。
注釋
大壯卦:吉利的佔問。
初九:腳趾受了傷。出行,兇險。有所收穫。
九二:佔得吉兆。
九三:奴隸狩獵憑力大,貴族狩獵用獵網。佔得險兆。公羊用頭角撞籬笆,卻被籬笆卡住了。
九四:佔得吉兆,沒有悔恨。公羊撞破籬笆,擺脫了羈絆,又撞在大車輪子上受了傷。
六五:羊在牧場上逃掉了。沒有悔恨。
上六:公羊用頭角撞籬笆,角被卡住,退不了,進不了。沒有什麼好處,佔問旱情則得吉兆。
賞析
《周易》一再講到狩獵馴養的情景,可見這在當時的社會經濟中仍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倘若這是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的話,那就表明周代尚處在由狩獵社會向農業社會過渡的階段。狩獵所獲,或用作食物,或用來馴養(吃不完時養起來供以後食用)。這兩種情況,《周易》都說到了。另一方面,從所記農業生產的情形看,顯然還比較原始,而且經常發生搶奪糧食的暴力事件。這說明農業生產還未成爲人們生活的主要來源,還得靠狩獵和畜牧作爲重要的補充。
周人的發祥地在今天的陝西一帶。今昔對比,滄海桑田的鉅變給人的感慨不知是憂是喜。今日的陝西,恐怕找不到一個地方可以狩獵,找不到一處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找不到一處可以開墾的處女地……今日的陝西,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黃土地、渾濁的黃河、信天游、窯洞和古銅色的黃皮膚。俱往矣,昔日肥沃繁茂的草原,今朝已變爲現代化的鋼筋水泥叢林和網絡。
姬昌
姬昌,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陝西岐山)人。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稱王,史稱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在位期間,“克明德慎罰”,勤於政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爲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收附虞、芮兩國,攻滅黎(今山西長治)、邘(今河南沁陽)等國;建都豐京(今陝西西安),爲武王滅商奠基;舊傳《周易》爲其所演。除此之外,創周禮,被後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稱文王爲“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於畢原。西周王陵(周公廟遺址)位於陝西寶雞岐山縣鳳凰山南麓。
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追尊姬昌爲文王。
690年,武則天稱制時自稱武家爲姬昌後代,追尊周文王爲始祖文皇帝。
► 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