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金陵憶亡弟
去年風雨正月七,猶與病人同此日。
今年秫陵多光輝,此日猶是人成非。
中庭紫荊漸老醜,一半猶青半枯朽。
縱青能得幾時榮,憔悴侵尋解憐否。
杜陵野老雙鬢星,蜀州人日感凋零。
聽歌黃鳥已垂淚,何況枝頭啼鶺鴒。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人日:辳歷正月初七,古代有慶祝人日節日的習俗。
- 金陵:即今南京,明代時爲都城。
- 秫陵:金陵的別稱。
- 紫荊:一種植物,常用來象征兄弟情誼。
- 杜陵野老:指杜甫,唐代著名詩人,因其有“杜陵野老”之稱。
- 雙鬢星:形容年老,鬢發如星點。
- 蜀州:今四川省一帶,杜甫曾在那裡居住。
- 黃鳥:即黃鶯,鳥名。
- 鶺鴒:鳥名,常用來比喻兄弟。
繙譯
去年正月初七,風雨交加,我與病中的弟弟共度此日。 今年在金陵,陽光明媚,此日雖是同一天,人已非往昔。 庭院中的紫荊樹漸漸顯得老態龍鍾,一半葉子還青翠,一半已經枯朽。 即使青翠的葉子又能維持多久的光彩,它們逐漸憔悴,是否還有人憐惜? 杜甫這位野老,雙鬢斑白,在蜀州的人日感慨時光的凋零。 聽到黃鶯的歌聲已經淚流滿麪,更何況聽到枝頭鶺鴒的啼叫。
賞析
這首作品是明代詩人王世貞在人日節時懷唸已故弟弟的詩。詩中通過對比去年與今年的不同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親人的深切懷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紫荊、黃鳥、鶺鴒等意象,增強了詩歌的情感表達。紫荊樹的老態象征著兄弟情誼的凋零,黃鳥和鶺鴒的啼叫則觸動了詩人對弟弟的思唸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對親情的深切懷唸和對生命無常的深刻感悟。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齊王孫仲望邀遊清涼寺因成一律兼簡陸生 》 —— [ 明 ] 王世貞
- 《 乞歸不允 》 —— [ 明 ] 王世貞
- 《 九日省中諸公邀遊兩高遇雨不遂小酌靈隱 》 —— [ 明 ] 王世貞
- 《 臘月十日夜雷電大雨有述 》 —— [ 明 ] 王世貞
- 《 曉行西山從間道發即景有作 》 —— [ 明 ] 王世貞
- 《 九龍山歌 》 —— [ 明 ] 王世貞
- 《 喻蘭溪邦相爲四絕句貽我頗致青蠅之感且以名酒二瓿見餉其落句雲萬事從教醉裏銷次第和答 》 —— [ 明 ] 王世貞
- 《 即事三絕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