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天遊集其一

· 顧清
君平成都隱,室無儋石儲。 羅衝家萬金,往遺傾後車。 我餘子不足,遺我將安居。 笑謂平生過,酬稱良非虛。 我嘗宿卿家,周覽子室廬。 見子朝夕間,汲汲無少舒。 我卜不下堂,垂簾常晏如。 餘錢累數百,凝塵委牀隅。 以茲對相較,豈不我有餘。 王生景芳躅,特筆天遊書。 覽之重有感,長嘆仰天衢。 斯賢誠曠代,衝也今亦無。
拼音

所属合集

#菊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儋(dàn)石:儋,一石爲石,二石爲儋,形容少量的米粟。
  • 遺(wèi):給予,贈送。
  • :這裡指選擇。
  • 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 躅(zhú):足跡。
  • 衢(qú):大路。

繙譯

君平在成都隱居,家中沒有一點存糧。羅沖家裡有萬貫錢財,前去贈送時裝滿了車後。我賸下的財物不多,別人送給我的又將如何安置呢。笑著說這是一生的過錯,這樣的酧應和稱贊實在不是虛假的。我曾經在你家借宿,全麪地查看了你的房屋。看到你從早到晚,匆忙之間沒有一點放松的時候。我選擇不下朝堂,常常垂著簾子安然自若。賸下的錢財累計有數百,堆積的灰塵落在牀角。用這些來相互比較,難道不是我更有餘裕嗎。王生追尋美好的足跡,特意用筆寫下天遊書。觀看之後又有深深的感觸,長久地歎息仰望著天空大路。這樣的賢才確實是隔代少見,像羅沖這樣的人如今也沒有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不同人的生活狀態和財富狀況,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詩中提到君平的貧睏、羅沖的富有以及自己的生活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在詩中探討了財富與生活的關系,以及人們在追求不同生活方式時的心態。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賢才的敬仰和對今不如昔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各種情景的描繪,引發讀者對人生的深思。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