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度都下值防虜甚急感懷寄諸弟五首

家舍何人守,鬆楸有夢攀。 思歸金鼓裏,恨別木樵間。 老至惟衰鬢,秋高益苦顏。 新阡猿斷處,月冷道園山。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松楸: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征長壽和堅靭。
  • 金鼓:古代戰爭中用來指揮軍隊進退的樂器,這裡指戰爭。
  • 木樵:木制的樵夫,這裡可能指戰爭中的障礙或防禦工事。
  • 衰鬢:指頭發變白,衰老的跡象。
  • 鞦高:鞦天天空高遠,這裡可能指心情的沉重。
  • 新阡:新脩的墓道。
  • 猿斷:猿猴的哀鳴,形容悲涼的氛圍。
  • 月冷:月光清冷,增添了淒涼的氣氛。

繙譯

家中無人守護,衹能在夢中攀登那象征堅靭的松樹和楸樹。在戰爭的喧囂中思唸歸家,在戰亂的離別中感到遺憾。年老之際,衹有白發見証了嵗月的流逝,鞦天的天空高遠,心情卻瘉發沉重。新脩的墓道旁,猿猴的哀鳴聲斷斷續續,月光清冷地照在道園山上。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戰亂時期的思鄕之情和對家國命運的憂慮。詩中,“松楸有夢攀”和“思歸金鼓裡”描繪了作者對家鄕的深切思唸,而“老至惟衰鬢”和“鞦高益苦顔”則反映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戰亂帶來的苦難的感慨。最後兩句“新阡猿斷処,月冷道園山”以淒涼的景象作爲結尾,加深了詩中的哀愁氛圍,展現了作者對未來的憂慮和對和平的渴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