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尚顏上人創居有寄

· 齊己
麓山南面橘洲西,別搆新齋與竹齊。 野客已聞將鶴贈,江僧未說有詩題。 窗臨杳靄寒千嶂,枕遍潺湲月一溪。 可想乍移禪榻處,鬆陰冷溼壁新泥。
拼音

所属合集

#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麓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嶽麓山。
  • 橘洲:即橘子洲,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湘江中游。
  • 別搆:另外建造。
  • 新齋:新居。
  • 野客:指隱士或遊俠。
  • 江僧:江邊的僧人。
  • 杳靄:深遠的雲霧。
  • 潺湲:形容水流聲。
  • 禪榻:禪師坐禪或休息的牀榻。
  • 鬆陰:松樹的陰影。
  • 冷溼:形容環境潮溼而涼爽。
  • 壁新泥:新塗的泥牆。

翻譯

在麓山的南面,橘子洲的西邊,尚顏上人新建了一座與竹子齊高的居所。聽說隱士已經準備將鶴贈送給他,而江邊的僧人還未曾題詩於此。新居的窗戶面對着深遠的雲霧和寒冷的千山,枕邊則是潺潺的溪水和月光。可以想象,當禪師初次移動到這松樹陰影下、牆壁新塗泥的禪榻時,那裏的環境是多麼的涼爽而溼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尚顏上人新居的清幽景緻和禪意生活。詩中,「麓山南面橘洲西」點明瞭新居的地理位置,而「別搆新齋與竹齊」則展現了新居的雅緻。後句通過「野客已聞將鶴贈」和「江僧未說有詩題」,巧妙地引入了隱士和僧人的元素,增添了詩意。最後兩句「窗臨杳靄寒千嶂,枕遍潺湲月一溪」和「可想乍移禪榻處,鬆陰冷溼壁新泥」則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達出新居環境的靜謐與禪意,使讀者彷彿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寧靜與超脫。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