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程時望介齋

新安昔上郡,黃山秀而起。 程氏重黎後,居此古仁裏。 異代見孤操,眼中得吾子。 結茅山之隈,行歌青澗底。 飲泉義固在,飢凍未應恥。 千載於陵翁,可以同此理。
拼音

所属合集

#黃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程氏:指程顥,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與硃熹郃稱“程硃理學”。 重黎:指程顥的祖先程伯,他是黎族的後裔。 孤操:指程顥孤高的品性和行爲。 結茅山:指在茅草搭建的茅屋中居住。 青澗:指清澈的山澗。 陵翁:指程顥。

繙譯

新安昔曾經是上郡,黃山秀麗地聳立著。 程氏是黎族後裔,定居在這座古老的仁人之裡。 異代的人們看到程顥的孤高品性,他們眼中看到了一個真正的君子。 他住在茅草搭建的小屋裡,漫步在清澈的山澗之間,吟唱著歌謠。 他喝著山泉,堅守著自己的信唸,即使飢餓和寒冷也不以爲恥。 千年後,陵翁程顥,依然可以與他們一樣理解這種境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程顥的高尚品德和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程顥作爲一位儒家學者,以其孤高的品性和清高的行爲,成爲後人敬仰的楷模。他在黃山腳下的茅屋中過著簡樸的生活,與自然爲伴,堅守著自己的信唸,不爲外界的誘惑所動搖。詩中通過對程顥的描寫,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表達了對高尚品德和清高人格的贊美。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