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二年秋八月到靖康外叔祖陳廷圭贈詩一律席上走筆次韻三首
十載相逢一辴然,德星遙報聚羣賢。
誰愁白髮三千丈,自信浮槎八月天。
詩到豪來輕縱手,酒從樂處浪呼拳。
今朝詩酒總長醉,不問盧王孰後先。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弘治:明朝孝宗硃祐樘的年號。
- 靖康:地名,今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
- 外叔祖:母親的叔父。
- 廷圭:人名,即陳廷圭,詩人的外叔祖。
- 贈詩:贈予他人的詩作。
- 一律:一首詩。
- 次韻:依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作詩。
- 辴然(zhěn rán):形容笑聲。
- 德星:比喻賢士。
- 浮槎(fú chá):傳說中來往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
- 浪呼拳:形容飲酒時興高採烈,大聲呼喊,揮拳作勢。
繙譯
十年後再次相遇,我們不禁發出歡快的笑聲,賢士們像德星一樣聚集在一起。誰會憂愁那三千丈的白發,我自信能像乘著八月天的浮槎一樣自由自在。詩興來時,手輕輕一揮就能寫出豪邁之作,酒樂之処,我們興高採烈地揮拳呼喊。今天詩與酒都讓人陶醉,不必問盧王誰先誰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久別重逢的喜悅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曏往。詩中“十載相逢一辴然”展現了詩人對重逢的歡快心情,“德星遙報聚群賢”則描繪了賢士聚集的盛況。後兩句通過對白發和浮槎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豁達和對自由生活的渴望。最後兩句則展現了詩人與友人共飲作詩的歡樂場景,躰現了詩人不拘小節、放浪形骸的生活態度。
王縝
明廣東東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強直敢言。正德初爲雲南左參政,忤劉瑾,藉故罰米五百石,售家產以償。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蘇鬆諸府,督兵殲劉七於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戶部尚書。卒官。
► 420篇诗文
王縝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癸卯八月八餘自廣濟橋放舟登鳳凰臺共水撲天有龍見於楓洋白水之間若向臺而來少選乃挾雲飛去餘喜甚命僧買酒並 》 —— [ 明 ] 林熙春
- 《 月節折楊柳歌十三首正月歌 》 —— [ 明 ] 陳恭尹
- 《 雜謡四首 其二 》 —— [ 明 ] 徐禎卿
- 《 百字谣/念奴娇 贺彭谦仲八月生子 》 —— [ 宋 ] 禪峯
- 《 感寓 》 —— [ 明 ] 童軒
- 《 感寓 》 —— [ 明 ] 童軒
- 《 崇禎辛未仲秋日題三洲巖 》 —— [ 明 ] 李逢升
- 《 懷寄寇元弼王文舉十首初別後 》 —— [ 宋 ] 賀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