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 卷中 · 答歐陽崇一 · 三 [明] 王守仁 來書又云:“師雲:‘爲學終身只是一事,不論有事無事,只是這一件。若說寧不了事,不可不加培養,卻是分爲兩事也。’竊意覺精力衰弱,不足以終事者,良知也;寧不了事,且加休養,致知也。如何卻爲兩事?若事變之來
傳習錄 · 卷中 · 答歐陽崇一 · 四 [明] 王守仁 來書又有云:“人情機詐百出,御之以不疑,往往爲所欺;覺則自入於逆億。夫逆詐,即詐也;億不信,即非信也;爲人欺,又非覺也。不逆不億而常先覺,其惟良知瑩徹乎?然而出入毫忽之間,背覺合詐者多矣。” 不逆、
傳習錄 · 卷中 · 答羅整庵少宰書 · 一 [明] 王守仁 某頓首啓:昨承教及《大學》,發舟匆匆,未能奉答。曉來江行稍暇,復取手教而讀之。恐至贛後人事復紛沓,先具其略以請。 來教雲:“見道固難,而體道尤難。道誠未易明,而學誠不可不講。恐未可安於聽見而遂以爲極
傳習錄 · 卷中 · 答聶文蔚 · 一 [明] 王守仁 春間遠勞迂途枉顧,問證惓惓,此情何可當也!已期二三同志,更處靜地,扳留旬日,少效其鄙見,以求切颷之益,而公期俗絆,勢有不能,別去極怏怏,如有所失。忽承箋惠,反覆千餘言,讀之無甚浣慰。中間推許太過,蓋亦
傳習錄 · 卷中 · 答聶文蔚 · 二 [明] 王守仁 得書,見近來所學之驟進,喜慰不可言。諦視數過,其間雖亦有一二未瑩徹處,卻是致良知之功尚未純熟,到純熟時自無此矣。譬之驅車,既已由於康莊大道之中,或時橫斜迂曲者,乃馬性未調,銜勒不齊之故,然已只在康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