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屹立何雄哉,倚天盤地高崔嵬。
壯氣崢嶸逼太華,秀色縹緲連蓬萊。
蓬萊咫尺臨天闕,遙對茲山最奇絕。
龍樓鳳閣接飛雲,玉殿瑤階照晴雪。
周君文采儒林英,蕭蕭白髮沾恩榮。
宦程初赴天官考,教鐸還爲吳郡行
明時優老聖恩深,雅會雍容集禁林。
列坐七人俱白髮,論思一片總丹心。
中朝文物真逾古,東洛衣冠復見今。
海宇昇平民物遂,何妨痛飲和新吟。
高堂有母今垂老,鶴髮慈顏喜長好。
愛日惟存慰母心,階前多種忘憂草。
願將此草喻慈親,一度春風一度新。
日傍花邊呈彩服,時依叢畔膾金鱗。
公從早歲承恩眷,時向烏臺掌邦憲。
祿養深期志不違,宦情但祝親常健
每念耆年洛社英,合歡此日見高情。
生來已幸逢昌運,老至還欣際聖明。
視草金鑾恩獨厚,論文玉署興逾清。
乞歸未遂春將半,擬奉鸞輿出省耕。
青山綿亙何盤盤,空翠杳靄連岡巒。
千尋黛色雲中出,萬疊芙蓉天際看。
懸崖峭壁真奇絕,百尺飛泉灑晴雪。
石磴高低入渺茫,嵐光遠近相明滅。
其中茅屋臨水開,野橋曲澗紛縈迴。
抱琴客向誰家去,鼓棹人從何處來
官路思親日似年,未寒先寄洛中綿。
衾溫不用爐煨酒,衣煖偏疑座有氈。
春透繭窩宜早起,香生燕寢足安眠。
詩成猶自憐輕費,翻笑何曾食萬錢。
幽人昔隱清溪濱,溪中流水光粼粼。
常時濯足風湍曉,幾度蕩槳煙波春。
高懷對此真澹泊,嘯詠滄浪心獨樂。
竹寒沙淨小窗幽,酒醒夢迴月初落。
幽人乘化知幾年,溪邊勝景還依然。
臨流有客想芳躅,況復胤嗣多才賢
平生清節廣文氈,鶚剡橫飛上九天。
晴日且傾燕市酒,寒冰已阻潞河船。
雙旗曉度消殘雪,五馬春行息瘴煙。
料想先賢遺蹟在,公餘遊覽憶坡仙。
名家本出藍田裔,積善生公廟廊器。
堂中列鼎奉慈親,膝下聯芳見諸弟。
公昔家居侍母傍,朝朝暮暮在高堂。
清觴瀲灩蟻浮蠟,綵服連翩雁作行。
自從致身事明主,一片丹心誓相許。
晨趨雙闕列朝班,夕望孤雲憶慈母
盛世掄材擢有司,謝家玉樹共稱宜。
雪殘鳷鵲辭京日,酒罷驪駒上道時。
遠郡民風多樸厚,明時治化自雍熙。
嗟餘未得歸田野,坐聽東南善譽馳。
東風吹花新雨晴,微茫山影開雲屏。
泉聲有無隔幽竇,嵐光遠近排空青。
小橋橫枕西溪側,過客何由分野色。
日華瀲瀲因物榮,芳草萋萋爲誰碧。
五更朝下承明廬,天香滿袖登遊車。
十年未著謝公屐,似與岡巒識面初
人生七十已爲稀,況母年登九十期。
孝養正當娛暮景,恩封何幸際明時。
錦鱗斫鱠供調膳,綠蟻浮香介壽卮。
有子詞林歸未得,南山遙祝系遐思。
公家先世國元勳,舊有威名海內聞。
至今功烈尚如昨,三鳳文采皆超羣。
公爲仲氏尤瑰傑,自少藩方持節鉞。
標格渾如玉樹清,丰姿迥若冰壺潔。
平生不受塵俗牽,時時高興在林泉。
閒來與客縱歡賞,碧雞金馬民安然
外臺佐憲遠馳聲,考績趍朝報政成。
民在湖山俱樂業,人傳江海久澄清。
彤庭恩命催歸思,紫陌離歌悵別情。
當寧需賢資化理,深期盡職竭忠誠。
李君磊落英妙年,萬里青雲先着鞭。
致身早振成均譽,列職曾推宦路賢。
自從佐郡蜚聲久,田野熙熙真罕有。
千樹煙火藹桑麻,萬落人家蔭榆柳。
只今參贊在轅門,防秋猛士如雲屯。
詔書晝下笳鼓靜,羽檄夜發風雷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