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出恆早,旋歸已疲劇。
思睡方未暝,強起臨几席。
席間有佳友,來來千里屐。
所來非健羨,亦不畏名跡。
謂吾昔求學,頗嘗窺窾卻。
欲要一夕談,以慰百年役。
寤疑則豈敢,辨義能亡益。
斯文千載後,泮渙抵
水入長淮浦漵分,櫓前坼岸覺奔沄。
灑篷雨歇纔聞雪,吹帽風來不見雲。
何處能忘丹鳳闕,此身將混白鷗群。
有人問我蠙珠顆,直遡寒光到海濆。
聖人言純如,載道行萬世。貞明配日月,廣大侔天地。
簡牘之所資,包絡無鉅細。上而建皇極,重睹人文麗。
下以開民彝,性初均秉畀。訓行宣光熙,道否隔氛曀。
千人萬人心,揭揭皆經誼。此息則彼消,剛柔乃殊位。
張帆得順風,飛鴻與爭疾。
後浪蹙亦舒,前山過如失。
桐江轉數灣,上瀨未入日。
篙工享安便,坐穩頭屢櫛。
人生倚造物,理微難究詰。
處順安可常,離憂詎能必。
白鷗知此情,故向波間沒。
京國同遊兩毳袍,歲闌歸路各維艘。
凄風催合南河凍,寒色看成朔野高。
紫蟹著糟新點芼,黃魚剁酢滿流膏。
丹陽物品渾宜酒,試遣霜威敵醉豪。
中年鞍馬間,所歷萬里途。
髀肉亦既消,夢驚還一呼。
讀史窺古人,恨時不能俱。
寧知遠遊躅,足躡雙飛鳧。
漠北鬆亭塞,燕南督亢圖。
居今採奇蹟,未覺吾行迂。
歲晚重思之,天高明月孤。
裏中三四友,論交嘗莫逆。
自我遠行邁,廿載成乖隔。
今歸僅有存,生理各崩迫。
經時不一晤,寐想猶如昔。
閉門風霰中,何以永今夕。
不見萬鬆根,濈濈養靈魄。
吾寧獨多壽,持遺同懷客。
五緯明明一鑑昏,斯文吾已愧專門。
直教漢法稱無害,猶恐秦人議少恩。
審樂豈能遺律呂,采芳終擬得蘭蓀。
胸中故有青藜焰,夢裏從渠墨水渾。
一溪瓜蔓流,渡者雲可亂。
屢涉途已窮,前臨波始漫。
嚴嚴龍門峽,石破兩崖半。
沙浪深尺餘,灣洄觸垠岸。
他山或澍雨,湍漲輒廉悍。
頃刻漂車輪,羈絡不能絆。
其源想非遠,衆水自茲濫。
濟淺抑何艱,慮盈疑
平沙北流水,青山在其上。
李陵思鄉臺,駐馬一西向。
草根含餘悽,峯尖入寒望。
俚言雖莫稽,陳跡尚可訪。
想其深入初,步卒亦材壯。
手張天子威,氣奪名王帳。
覆車陷囚虜,此志乃大妄。
一爲情愛牽,皇恤身
姬姜顦顇況同盟,屬籍淒涼舊訓名。
寶玦懸腰非少日,金環探樹是前生。
分無藜杖過天祿,尚有花書記冢卿。
未必後來能識此,祇教人說漢西京。
舟行弋陽道,山石多異狀。
嵌空露鍾窾,屹立儼圭鬯。
沿洄百數裏,璆鐵森相向。
最奇象巖下,仙館佔丹嶂。
舍棹遵微行,鬆篁插雲上。
開門看青壁,左右挾高閌。
飛雨灑面來,輕飆入檐颺。
道人出迎客,牖戶坐
揭陽海陬郡,溪谷藏霧毒。賈區乃在城,積居跨南服。
凡今仕者往,喜氣溢僮僕。非輕萬里途,蓋善千金蓄。
子行攜束書,言就韓山讀。韓山祀昌黎,有酒有餚蔌。
騎麟想來過,盻盻攬遺躅。汛除蠻風清,沾溉時雨足。
青山彭蠡尾,湖水始生岸。
一舸破微瀾,風帆用其半。
亂流二百里,午發至未旰。
蒼茫洲景中,明滅津煙畔。
數家小聚落,漁竈倚灘爨。
舊聞萑苻間,弱肉飽強悍。
時平道路清,跋涉得無患。
豈非年穀豐,禮義能
江上迎春春日稀,跨鞍真似早朝歸。
飲釐夢惜紅螺小,霑賜心驚綵燕飛。
沐罷為誰慚鏡鑷,宴回容我從旌旗。
東風若也勤披拂,莫遣寒梅一點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