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有萬里客,問君何鄉人。
褰裳起從之,果得心所親。
挽裳對我泣,太息前自陳。
本是朔方士,今爲吳越民。
行行將復行,去去適西秦。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寶劍直千金,被服麗且鮮。
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
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
攬弓捷鳴鏑,長驅上南山。
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
餘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
觀者
天地無窮極,陰陽轉相因。
人居一世間,忽若風吹塵。
願得展功勤,輸力於明君。
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羣。
鱗介尊神龍,走獸宗麒群。
蟲獸豈知德,何況於士人。
孔氏刪詩書,王業粲已分。
騁我
子以愁慘,行吟路邊。形容枯悴,憂心如焚。有玄虛先生見而問之,曰:「子將何疾,以至於斯?」答曰:「愁之爲物,推惚惟恍。不召自來,推之弗往。尋之不知其際,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長夜,或群或黨。去來無方,亂我精
【其一】
乘蹻追術士,遠之蓬萊山。
靈液飛素波,蘭桂上參天。
玄豹遊其下,翔鵾戲其巔。
乘風忽登舉,彷佛見衆仙。
【其二】
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陽溪。
中心陵蒼昊,布葉蓋天涯。
日出登東
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父〕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爲從父兄弟。
太祖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其叔父數言之於嵩。太祖患之,後逢叔父於路,乃陽敗面口;叔父怪而問其故,太祖曰:“卒中惡
曹子游乎陂塘之濱,步乎蓁穢之藪。蕭條潛虛,經幽踐阻。顧見髑髏,塊然獨居。
於是伏軾而問之曰:“子將結纓首劍,殉國君乎?將被堅執銳,斃三軍乎?將嬰茲固疾,命殞傾乎?將壽終數極,歸幽冥乎?”
叩遺骸而
嘉儀氏之造思,亮茲美之獨珍。
仰酒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穆公酣而興霸,漢祖醉而蛇分。
穆生以醴而辭楚,侯贏感爵而輕身。
諒千鍾之可慕,何百觚之足云?
其味亮升,久載休名。
其味有宜城醪
驚風飄白日,忽然歸西山。
圓景光未滿,衆星粲以繁。
志士營世業,小人亦不閒。
聊且夜行遊,遊彼雙闕間。
文昌鬱雲興,迎風高中天。
春鳩鳴飛棟,流猋激櫺軒。
顧念蓬室士,貧賤誠可憐。
薇藿
紂爲昏亂,虐殘忠正。
周室何隆,一門三聖。
牧野致功,天亦革命。
漢祚之興,階秦之衰。
雖有南面,王道陵夷。
炎光再幽,殄滅無遺。
僊人攬六箸,對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獻神魚。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韓終與王喬,要我於天衢。
萬里不足步,輕舉凌太虛。
飛騰逾景雲,高風吹我軀。
回駕
初歲元祚,吉日惟良。
乃爲嘉會,讌此高堂。
尊卑列敍,典而有章。
衣裳鮮潔,黼黻玄黃。
清酤盈爵,中坐騰光。
珍膳雜遝,充溢圓方。
笙磬既設,箏瑟俱張。
悲歌厲響,咀嚼清商。
俯視文軒
太極定二儀,清濁如以形。
三光照八極,天道甚著明。
爲人立君長,欲以遂其生。
行仁章以瑞,變故誡驕盈。
神高而聽卑,報若響應聲。
明主敬細微,三季瞢天經。
二皇稱至化,盛哉唐虞庭。
禹湯
鷂欲取雀。雀自言:“雀微賤,身體些小,肌肉瘠瘦,所得蓋少。君欲相啖,實不足飽。”鷂得雀,初不敢語。“頃來轗軻,資糧乏旅。三日不食,略思死鼠。今日相得,寧復置汝!”雀得鷂言,意甚怔營:“性命至重,雀鼠貪
【其一】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
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
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
遊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
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