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春分 [] 吳澄

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夏、冬不言分者,蓋天地閒二氣而已。方氏曰:陽生於子,終於午,至卯而中分,故春爲陽中,而仲月之節爲春分,正陰陽適中,故晝夜無長短雲。 元鳥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清明 [] 吳澄

清明,三月節。按《國語》曰: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爲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桐始華。桐,木名。有三種:華而不實者曰白桐,《爾雅》所謂榮桐木是也;皮青而結實者曰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穀雨 [] 吳澄

穀雨【去聲】,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穀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穀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故《說文》云雨本去聲,今風雨之雨在上聲,雨下之雨在去聲也。 萍始生。萍,水草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立夏 [] 吳澄

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螻蟈鳴。螻蟈,小蟲,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謂之土狗是也;一名螻蛄,一名石鼠,一名螜【音斛】,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螻蟈鳴,邱螾出,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小滿 [] 吳澄

小滿,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苦菜秀。《埤雅》以荼爲苦菜,《毛詩》曰:誰謂荼苦【荼即茶也,故韻今茶注本作荼】。是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爾雅》曰:不榮而實,謂之秀,榮而不實,謂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芒種 [] 吳澄

芒種【上聲】,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去聲】矣。 螳螂生。螳螂,草蟲也,飲風食露,感一陰之氣而生,能捕蟬而食,故又名殺蟲;曰天馬,言其飛捷如馬也;曰斧蟲,以前二足如斧也,尚名不一,各隨其地而稱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夏至 [] 吳澄

夏至,五月中。《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鹿角解【音駭】。鹿,形小山獸也,屬陽,角支向前與黃牛一同;麋,形大澤獸也,屬陰,角支向後與水牛一同。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小暑 [] 吳澄

小暑,六月節。《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爲大小,月初爲小,月中爲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溫風至。至,極也,溫熱之風至此而極矣。 蟋【音悉】蟀【音率】居壁。一名蛬【音拱】,一名蜻蛚,即今之促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暑 [] 吳澄

大暑,六月中。解見小暑。 腐草爲螢。曰丹良,曰丹鳥,曰夜光,曰宵燭,皆螢之別名。離明之極,則幽陰至微之物亦化而爲明也。《毛詩》曰:熠耀宵行。另一種也,形如米蟲,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復原形,解見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立秋 [] 吳澄

立秋,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涼風至【禮記作盲風至】。西方悽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周語》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 白露降。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處暑 [] 吳澄

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鷹乃祭鳥,鷹,義禽也。秋令屬金,五行爲義,金氣肅殺,鷹感其氣始捕擊諸鳥,然必先祭之,猶人飲食祭先代爲之者也。不擊有胎之禽,故謂之義。 天地始肅秋者,陰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白露 [] 吳澄

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鴻【淮南子作候】鴈來。鴻大鴈小,自北而來南也。不謂南鄉,非其居耳。詳見雨水節下。 元鳥歸。元鳥,解見前,此時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鳥,故曰歸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秋分 [] 吳澄

秋分,八月中。解見春分。 雷始收聲。鮑氏曰: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 蟄蟲壞【音培】戶。淘瓦之泥曰壞,細泥也。按《禮記注》曰:壞益其蟄穴之戶,使通明處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寒露 [] 吳澄

寒露,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鴻鴈來賓。賓,客也。先至者爲主,後至者爲賓,蓋將盡之謂。鴈以仲秋先至者爲主,季秋後至者爲賓。《通書》作來濱。濱,水際也,亦通。 雀入大水爲蛤。雀,小鳥也,其類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霜降 [] 吳澄

霜降,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爲霜矣。《周語》曰:駟見而隕霜。 豺祭獸【《月令》作豺乃祭獸戮禽】。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 草木黃落。色黃而搖落也。 蟄蟲鹹俯【淮南子作俛】。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