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邕 [] 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登飛來峰 []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贈從弟 [三國] 劉楨

【其一】 泛泛東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華葉紛擾溺。 採之薦宗廟,可以羞嘉客。 豈無園中葵,懿此出深澤。 【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永州八記 · 其四 ·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

馬説 [] 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袛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

桃花源詩 [] 陶淵明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

莊子 · 外篇 · 秋水 [] 莊子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爲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爲

核舟記 [] 魏學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

禮記 · 學記 [] 戴聖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衆;就賢體遠,足以動衆,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爲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

資治通鑑 · 卷一百九十二 · 唐紀八 [] 司馬光

起柔兆閹茂九月,盡著雍困敦七月,凡二年。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下 ◎武德九年丙戌,公元六二六年 九月,突厥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上不受,但詔歸所掠中國戶口,徵溫彥博還朝。 丁未,上引諸衛將卒習

北冥有魚 [] 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誌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 莊子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

雖有嘉肴 [] 戴聖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