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至濟寧秦鳳山示和彭幸庵弔古諸作次韻八首淮陰侯祠 [明] 顧清 英雄未遇亦何疑,恨是遭逢啓禍基。 試論淮陰香火地,何如雲夢檻車時。 鴻溝未判猶辭徹,炎歷方新卻構豨。 一語夜深三族並,此情惟有舍人知。
吳瑞卿染墨牡丹 [明] 沈周 雨後風晴日杲杲,趁此看花花更好。 澆紅要盡三百杯,請客不須辭量小。 野僧栽花要客到,急掃風軒破清曉。 知渠色相本來空,未必真成被花惱。 吳生又與花傳神,紙上生涯春不老。 青春展卷無時無,姚家魏家何足道
昌公房看牡丹歌 [明] 陸師道 嘗聞樂府牡丹芳春來,一城人若狂。 我今日日被花惱,毋乃花淫如洛陽。 吳中三月花如綺,百品千名鬥奇靡。 名園往往平泉莊,禪宮處處西明寺。 我今曳杖登武丘,昌公精舍花枝柔。 動如迎笑靜若醉,頰白腮紅名玉樓
同院寮觀閣中芍藥作 [明] 唐順之 西掖衡連翡翠城,籠煙嫋霧百花明。 祗謂紫薇初吐萼,忽言紅藥已敷英。 紅藥葳蕤豔盛陽,萬年春色在文昌。 寧同鄴下芙蓉苑,詎比洛陽桃李場。 裁成異瓣千般錦,結就同心一樣黃。 金閣披時渾是畫,綺樓臨處並凝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