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迺至。元方時年七嵗,門外戯。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峯,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一屠暮行,爲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遺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顧無計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脹如
覓得狸奴太有情,烏蟬一㸃抱唇生。
牡丹架暖眠春晝,薄荷香濃醉曉晴。
分唾掌中頻洗面,引兒窗下自呼名。
溪魚不惜朝朝買,贏得書齋夜太平。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爲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爲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屛障,口技人坐屛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屛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犬吠聲,便有婦人驚覺欠伸,搖其
芳蓮九蕊開新艷,輕紅淡白勻雙臉。一朵近華堂,學人宮樣妝。
看時斟美酒,共祝千年壽。銷得曲中夸,世間無此花。
紅絲一曲傍階砌,珠露下、獨呈纖麗。翦鮫綃、碎作香英,分彩綫、簇成嬌蕊。
向晚群花欲悴,放朵朵、似延秋意。待佳人、插向釵頭,更裊裊、低臨鳳髻。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鬬。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
芙蓉一朵霜秋色,迎曉露、依依先拆。似佳人、獨立傾城,傍朱檻、暗傳消息。
靜對西風脈脈,金蕊綻、粉紅如滴。向蘭堂、莫厭重深,免清夜、微寒漸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