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夏侯秀才

江村搖落暮蟬鳴,執手臨岐動別情。 古岸相看殘照在,片帆難駐好風生。 牽吟一路逢山色,醒睡長汀對月明。 況是清朝至公在,預知喬木定遷鶯。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搖落:凋零,飄落。
  • 臨岐:在岔路口,指分別。
  • 殘照:夕陽的餘暉。
  • 片帆:小船。
  • 牽吟:邊走邊吟詩。
  • 醒睡:醒著。
  • 長汀:長長的水邊平地。
  • 清朝:清明的時代。
  • 至公:最公正無私。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遷鶯:鶯鳥遷徙,比喻人陞遷或遷居。

繙譯

江邊的村落,樹葉隨風搖落,傍晚的蟬聲哀鳴,我們在岔路口握手,激起了離別的情感。古老的岸邊,我們相互凝望,夕陽的餘暉依舊可見,小船難以停駐,好風卻助它前行。一路上,我邊走邊吟詩,訢賞著山色,夜晚在長長的水邊平地上醒著,對著明亮的月光。何況在這樣一個清明的時代,最公正無私的人在位,我預知你就像那高大的樹木,定會迎來鶯鳥的遷徙,比喻你將會有好的陞遷或遷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夏侯秀才分別的情景,通過江村、暮蟬、古岸、殘照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又美麗的離別氛圍。詩中“片帆難駐好風生”寓意著人生旅途中的無奈與機遇,而“牽吟一路逢山色,醒睡長汀對月明”則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友人的深情。結尾的“況是清朝至公在,預知喬木定遷鶯”表達了對友人未來美好前程的祝願,同時也躰現了詩人對時代公正的信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李中

五代時南唐隴西人,字有中。爲淦陽宰。工詩文,有《碧雲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