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餐:在風中進食,形容旅途的艱辛。
- 江柳:江邊的柳樹。
- 雨臥:在雨中休息,這裏指在雨中過夜。
- 驛樓:古代供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歇宿、換馬的處所。
- 結纜:系船停泊。
- 排魚網:排列漁網,準備捕魚。
- 連檣:船帆相連,形容船隻衆多。
- 米船:運米的船隻。
- 雲細薄:雲層稀薄,形容天氣晴朗。
- 月清圓:月亮清澈而圓,形容夜晚的美好。
- 飄泊:漂泊不定,流浪。
- 南庭:指南方的庭院或地方。
- 水仙:這裏比喻隱居或超脫世俗的人。
翻譯
在江邊的柳樹下風中進食,雨夜裏在驛站樓旁休息。 繫好船隻,準備捕魚,船帆相連,與運米的船隻並排。 今天早上的雲層稀薄,昨夜的月亮清澈而圓。 漂泊在南方的我已老去,只應學習水仙,隱居超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風餐雨臥、結纜排網等生活細節,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孤獨。詩中「今朝雲細薄,昨夜月清圓」一句,既描繪了自然景色的變化,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情感波動。最後,詩人以「學水仙」自喻,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體現了杜甫晚年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超然態度。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