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從事蕭員外寄海梨花詩盡綺麗至惠然遠及

珠履行臺擁附蟬,外郎高步似神仙。 陳詞今見唐風盛,從事遙瞻衛國賢。 擲地好詞凌綵筆,浣花春水膩魚箋。 東山芳意須同賞,子看囊盛幾日傳。
拼音

所属合集

#梨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珠履:綴有珍珠的鞋子,形容鞋子華貴。
  • 行臺:古代官署名,指中央政府派出的機構。
  • 附蟬:古代官員冠上的裝飾,形似蟬,用以表示官階。
  • 外郎:古代官名,指中央政府的低級官員。
  • 擲地好詞:形容詩文優美,擲地有聲。
  • 浣花:指浣花溪,在今四川成都,以產紙著名。
  • 魚箋:古代一種精美的紙張,因紋理似魚鱗而得名。
  • 東山芳意:指隱居東山的高士所懷有的美好情致。
  • 囊盛:用囊裝着,指珍藏。

翻譯

穿着綴有珍珠的鞋子的官員,在行臺中佩戴着象徵官階的附蟬,外郎高雅的舉止宛如神仙。 今日所見的陳詞,展現了唐朝文化的繁榮,遙望從事的官員,彷彿看到了衛國的賢才。 優美的詩句擲地有聲,超越了彩筆的描繪,浣花溪春水滋潤的魚箋紙,細膩如魚鱗。 東山上的美好情致,應當一同欣賞,你且看這珍藏的詩文,能流傳多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代官員的華貴形象與高尚氣質,通過「珠履」、「附蟬」等細節,展現了唐朝的繁榮與文化的昌盛。詩中「擲地好詞」與「浣花春水膩魚箋」相互映襯,既讚美了詩文的優美,又體現了紙張的精緻。結尾的「東山芳意」與「囊盛」則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視與期待其流傳的願望。

羊士諤

羊士諤

唐河南洛陽人,字諫卿。德宗貞元元年進士。順宗時累遷宣歙巡官,爲王叔文所惡,貶汀州寧化尉。憲宗元和初擢爲監察御史。坐誣論李吉甫,出爲資州刺史。工詩,以典重稱。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