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攜金策:手持金色的柺杖。
- 禪棲:禪修居住。
- 石樓:石制的樓閣。
- 鬆翠:松樹的綠色。
- 菊花秋:秋天的菊花。
- 題青壁:在青色的牆壁上題字。
- 袈裟:僧侶的服裝。
- 濺瀑流:瀑布的水花濺起。
翻譯
旅客們行走皆有所求,而師父你離去卻是悠閒地遊歷。 在野外遠望時,你手持金色的柺杖,禪修時則寄居在石制的樓閣。 山中深處,松樹的綠色顯得冷清,潭水靜謐,秋天的菊花盛開。 在幾處青色的牆壁上題字,僧袍被瀑布的水花濺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僧侶的閒適生活與旅行。詩中,「客行皆有爲,師去是閒遊」對比了世俗與僧侶的不同生活態度,突出了僧侶的超然與自在。通過「野望攜金策,禪棲寄石樓」等句,詩人細膩地刻畫了僧侶在自然中的修行生活,展現了其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後兩句「幾處題青壁,袈裟濺瀑流」則生動地描繪了僧侶在山水間的活動,增添了詩意的浪漫與禪意。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餘,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祕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