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詞

· 周權
我牧不憚遠,牧多良苦辛。 所幸牧已狎,馴擾無敗羣。 平原溼春煙,碧草何披紛。 大牛隱重坡,小牛飲芳津。 旦出露未晞,及歸景常曛。 時復扣角歌,歌俚全吾真。 取樂田野間,世事非所聞。 歌闌臥牛背,仰見天際雲。
拼音

所属合集

#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dàn):害怕,畏懼。
  • (xiá):親近而不莊重,這裏指熟悉。
  • 馴擾:馴服,順從。
  • 敗羣:破壞羣體,這裏指牛羣中的不安定因素。
  • 溼春煙:春天的霧氣溼潤。
  • 披紛:分散,雜亂。
  • 芳津:芳香的溪水。
  • (xī):乾燥。
  • (xūn):黃昏,日落時的餘光。
  • 扣角歌:敲擊牛角唱歌,一種田園生活的寫照。
  • :民間的,通俗的。
  • 全吾真:保持我本真的狀態。
  • :盡,結束。

翻譯

我放牧不怕路遠,放牧多了確實辛苦。幸好我對牧場已經很熟悉,牛羣也馴服順從,沒有不安定的因素。春天的平原上霧氣溼潤,碧綠的草地雜亂無章。大牛安靜地隱藏在山坡後,小牛在芳香的溪水邊飲水。早晨出去時露水還未乾,到傍晚歸來時天色已黃昏。不時敲擊牛角唱歌,唱的是民間的歌曲,保持我本真的狀態。在田野間尋找樂趣,世間的紛擾事我一概不聞。歌唱結束後,我躺在牛背上,仰望天際的雲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牧童在春天田野中的寧靜生活,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對牧童情感的表達,展現了田園生活的恬淡與自由。詩中「旦出露未晞,及歸景常曛」一句,既描繪了時間的流逝,也反映了牧童從早到晚的勞作生活。而「時復扣角歌,歌俚全吾真」則表達了牧童對簡單生活的滿足和對自然的熱愛,體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給人以寧靜和美的享受。

周權

元處州人,字衡之,號此山。磊落負雋才。工詩。遊京師,袁桷深重之,薦爲館職,弗就。益肆力於詞章。有《此山集》。 ► 360篇诗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