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晚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複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壑(hè):山谷。
- 宴(yàn):宴會,引申爲結束、終止。
- 物皆複本源:萬物迴歸到它們的原始狀態。
- 南遷客:指從北方遷徙到南方的人,如詩人自己。
- 命屯:命運的安排,此處指人生道路的坎坷。
- 彌安:更加安心。
翻譯
秋霜降下,水汽迴流山谷;風吹過,樹葉紛紛迴歸山林。漸漸地,一年將要接近尾聲,萬物都回到最初的根源。爲何我這個南遷之人,已經五年未能返回故鄉?命運的安排已經註定,時間久了,內心反而更覺安寧。我也曾心口相依,靜靜地獨自思考。離開國家固然不是快樂,回到家鄉也不一定就能歡喜。何必自己給自己製造苦楚,放着容易的事不做,卻追求那些艱難的呢?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晚年所作,表達了他對時光流逝、人生變遷的感慨。首聯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象徵着自然界的循環往復,而「返壑」、「歸山」暗喻詩人內心的迴歸願望。頷聯點出歲月匆匆,萬物迴歸本源,詩人對自己命運的順從和內心的平靜。頸聯則通過自我對話,揭示出離開故土的複雜情感——既有對過去的懷念,又有對未來的不確定。尾聯以自我勸慰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脫態度,即不必過於執着於得失,應接受生活的現狀,知足常樂。整首詩情感深沉,富有哲理,體現了白居易詩歌的平實與深沉之美。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