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東風吹原野,地凍亦已消。 早覺農事動,荷鋤過相招。 遲遲朝日上,炊煙出林梢。 土膏脈既起,良耜利若刀。 高低遍翻墾,宿草不待燒。 幼婦頗能家,井臼常自操。 散灰緣舊俗,門徑環周遭。 所冀歲有成,殷勤在今朝。
拼音

所属合集

#農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荷鋤:扛着鋤頭。荷(hè),扛。
  • 土膏:土壤中的肥力。
  • :這裏指土壤的紋理和肥沃程度。
  • 良耜:好的犁頭。耜(sì),古代的一種農具,類似犁。
  • 宿草:隔年的草。
  • 井臼:汲水和舂米,泛指家務。
  • 散灰:撒灰,一種農事習俗,用以驅邪或祈求豐收。
  • 門徑:門口的小路。
  • 殷勤:這裏指勤勞努力。

翻譯

春風吹拂着廣闊的原野,凍土已經融化。早早地感覺到農事的開始,扛着鋤頭相互召喚着去勞作。緩緩升起的朝陽,炊煙從林梢飄出。土壤肥沃,紋理清晰,好的犁頭鋒利如刀。無論高低,土地都被翻墾了一遍,隔年的草無需再燒。年輕的婦女相當能幹,經常自己操持家務,汲水和舂米。按照舊俗撒灰,圍繞着門口的小路。希望這一年能有好的收成,勤勞的努力就在今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農事開始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農民的勤勞和對豐收的期盼。詩中「東風吹原野,地凍亦已消」描繪了春天的到來,而「早覺農事動,荷鋤過相招」則生動地表現了農民們開始忙碌的情景。後文通過對婦女家務勞動的描述,以及對農事習俗的描寫,進一步豐富了詩的內涵,展現了農村生活的真實面貌。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農業勞動的讚美和對豐收的渴望。

趙孟頫

趙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號鬆雪道人。宋宗室。幼聰敏,爲文操筆立就。以父蔭爲真州司戶參軍,宋亡,家居。世祖徵入朝,授兵部郎中,遷集賢直學士。帝欲使與聞中書政事,固辭。每見,必語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諡文敏。詩文清邃奇逸,書法兼工篆、隸、行草,自成一家。繪畫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馬、花鳥。有《鬆雪齋文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