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開元奎律師二首

· 袁桷
開元古壇主,老至律精嚴。 洗鉢魚游水,開門鶴入簾。 拾薪供茗具,滴露寫經籤。 已悟如來意,看花不用拈。
拼音

所属合集

#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開元:指開元寺,是中國古代著名的佛教寺廟之一。
  • 奎律師:指在開元寺中修行的律師,即精通佛教律法的僧人。
  • 洗鉢:清洗僧人用的飯碗。
  • 魚游水:形容洗鉢時水中的魚自由遊動,象徵清淨自在。
  • 開門:打開房門。
  • 鶴入簾:鶴飛入簾幕,象徵高潔不凡。
  • 拾薪:撿拾柴火。
  • 茗具:茶具。
  • 滴露:清晨的露水。
  • 經簽:用來標記佛經的籤子。
  • 已悟:已經領悟。
  • 如來:佛教中指佛陀,即釋迦牟尼佛。
  • 看花不用拈:意指已經達到心無掛礙的境界,即使看花也不需要用手去觸摸,心境自得其樂。

翻譯

開元古寺的壇主,年老而律法精嚴。 洗鉢時魚兒在水中自由遊動,開門時鶴飛入簾幕。 撿拾柴火供茶具使用,用清晨的露水書寫佛經的標記。 已經領悟了佛陀的教誨,看花時心境自得其樂,無需用手觸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在開元寺中修行的老律師的日常生活和精神境界。通過「洗鉢魚游水」和「開門鶴入簾」的意象,展現了老律師清淨自在、高潔不凡的生活狀態。詩中「拾薪供茗具,滴露寫經簽」進一步體現了他的勤勉和對佛法的虔誠。最後兩句「已悟如來意,看花不用拈」則表達了老律師已經達到心無掛礙、自得其樂的境界,體現了佛教中追求的內心平和與智慧。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