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郡丞李紫厓詩至次韻

· 區越
殘暑催人出沐時,秋風未到晚涼遲。 蓮芡得雨香初歇,雲水可人遊暫稀。 茶竈筆牀無魯望,高山流水有鍾期。 亦知壺裏乾坤在,不怕籠中日月飛。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殘暑:夏末鞦初的餘熱。
  • 出沐:外出沐浴,指外出消暑。
  • 蓮芡:蓮和芡實,水生植物。
  • 雲水:指山水景色。
  • 茶灶筆牀:指文人雅士的生活用品,茶灶用於煮茶,筆牀用於放置筆墨。
  • 魯望:指魯國的望族,這裡可能指代文人雅士。
  •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尋,源自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
  • 鍾期:即鍾子期,伯牙的知音。
  • 壺裡乾坤:比喻小空間中的大世界,常用來形容茶壺中的世界。
  • 籠中日月:比喻在狹小空間中的時間流逝。

繙譯

夏末的餘熱催促人們外出消暑,鞦風尚未到來,傍晚的涼意也姍姍來遲。蓮和芡實在雨後香氣初歇,山水景色雖美,但遊人暫時稀少。茶灶和筆牀雖無文人雅士相伴,但高山流水間仍有知音相待。我知道茶壺中的世界雖小卻自有乾坤,不怕在這狹小的空間裡日月如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初鞦時節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感悟。詩中“殘暑催人出沐時”一句,既表達了夏末的炎熱,又暗示了人們對鞦涼的期待。後文通過對蓮芡、雲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鞦天的甯靜與美好。詩末以“壺裡乾坤”和“籠中日月”作比,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豁達態度,即使身処狹小空間,也能自得其樂,不爲時光流逝所睏。

區越

區越,參校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刻《鄉賢區西屏集》(簡稱萬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簡稱民國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