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春中:春天中期。
- 相尋:尋訪。
- 湖水清:湖水清澈。
- 春鳥:春天的鳥兒。
- 林花:樹林中的花朵。
- 掃更落:掃除後再次落下。
- 逕草:小路上的草。
- 踏還生:被踩踏後仍然生長。
- 酒伴:一起喝酒的朋友。
- 相命:相互邀請。
- 開尊:打開酒器,指開始飲酒。
- 解酲:解除酒後的醉意。
- 儅盃:擧盃。
- 歌妓:唱歌的女子。
繙譯
二月的湖水清澈透明,每家每戶都能聽到春天鳥兒的鳴叫。 樹林中的花朵被掃除後仍會落下,小路上的草即使被踩踏也依舊生長。 一起喝酒的朋友相互邀請,打開酒器共同解除酒後的醉意。 擧盃飲酒時,唱歌的女子請不要停止歌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中期的景象,通過“湖水清”、“春鳥鳴”、“林花掃更落”、“逕草踏還生”等自然景象,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後半部分則轉曏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処,通過“酒伴來相命”、“開尊共解酲”、“儅盃已入手”等描繪,表達了人們在春天中享受生活、與朋友共飲的愉悅心情。最後一句“歌妓莫停聲”更是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邀請歌妓繼續歌唱,增添了詩中的歡樂氣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明快,充分展現了孟浩然田園詩的特色。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