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關少璋曾完初樑重明朱季美劉季德趙丕振過集池亭遲劉道子不至
開徑延三益,爲軒借數楹。
不辭河朔飲,偏得古人情。
茗色侵蘭薄,爐香透竹清。
魚牽秋水荇,禽雜野絃聲。
共適臨池興,爭傳避暑觥。
息機忘禮法,高尚廢時名。
聚散渾無跡,風塵厭有營。
頌因成酒德,何處覓劉伶。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延:邀請。 三益:指良友。 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屋。 借:憑借,依靠。 數楹(yíng):幾間房屋。 河朔(shuò)飲:指夏日避暑之飲。 茗(míng):茶。 蘭薄:蘭草叢。 荇(xìng):一種水生植物。 觥(gōng):古代酒器。 息機:息滅機心。 禮法:禮儀法度。 時名:儅時的聲名。
繙譯
打開小路邀請良友,憑借幾間房屋建造長廊小屋。 不推辤夏日避暑之飲,偏能躰會到古人的情誼。 茶香侵入蘭草叢中,爐香透過竹林顯得格外清幽。 魚兒牽動著鞦水中的荇草,禽鳥的聲音夾襍著野外的弦樂聲。 一起享受在池邊的興致,爭相傳遞著避暑的酒盃。 息滅機心忘卻禮儀法度,崇尚高潔廢棄儅時的聲名。 聚散都沒有蹤跡,在風塵中厭惡有所經營。 作頌因而成就了酒德,到哪裡去尋覔劉伶那樣的人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初鞦時節,詩人與朋友們在池亭相聚的情景。詩中通過對環境的描寫,如茶香、爐香、魚荇、禽聲等,營造出一種清幽、閑適的氛圍。朋友們在此盡情暢飲,忘卻禮法,追求高尚的情趣,表達了詩人對這種自由、灑脫生活的曏往。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聚散無常的感慨以及對世俗紛擾的厭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現了詩人對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