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嶽
西嶽出浮雲,積雪在太清。
連天凝黛色,百里遙青冥。
白日爲之寒,森沈華陰城。
昔聞乾坤閉,造化生巨靈。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開拆,大河注東溟。
遂爲西峙嶽,雄雄鎮秦京。
大君包覆載,至德被羣生。
上帝佇昭告,金天思奉迎。
人祇望幸久,何獨禪雲亭。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嶽:指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陰市,是中國五嶽之一。
- 太清:天空的別稱。
- 黛色:深青色。
- 青冥:青色的天空。
- 森沈:深沉,此處形容華陰城在山影下的深沉氣氛。
- 乾坤閉:天地未開,混沌狀態。
- 造化:自然界的創造和變化。
- 巨靈:神話中的大力神,此處指華山。
- 方止:方形的止步,指華山的形狀。
- 削成:形容山峯陡峭如削。
- 開拆:分開,指天地分開。
- 大河:指黃河。
- 東溟:東海。
- 西峙嶽:指華山屹立在西邊。
- 秦京:指長安,即今天的西安,古時爲秦國都城。
- 大君:指天子,皇帝。
- 覆載:覆蓋和承載,指天地的包容。
- 至德:最高的道德。
- 被羣生:惠及衆生。
- 上帝:指天帝。
- 佇:等待。
- 金天:指秋天,也指天帝。
- 人祇:人和神。
- 望幸:希望得到皇帝的臨幸。
- 禪雲亭:古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的地方。
翻譯
華山高聳出浮雲,積雪在天空下閃耀。 山色連天深青,百里外可見青空。 白日因此顯得寒冷,華陰城在山影下顯得深沉。 曾聽說天地未開時,自然造化生出了巨靈華山。 它右腳踏定方止,左手推削成峯。 天地忽然分開,黃河奔流入東海。 於是華山成爲西邊的巍峨山嶽,雄偉地鎮守着秦國的都城。 天子包容天地,最高的道德惠及衆生。 天帝等待着昭告,秋天的天帝也期待着迎接。 人和神都長久地期待皇帝的臨幸,爲何只有禪雲亭得到這樣的榮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華山的雄偉壯觀,通過神話傳說賦予華山以神祕色彩。詩中,「西嶽出浮雲」等句展現了華山的高峻,而「昔聞乾坤閉」等句則通過神話故事,賦予華山以創世的意義。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奇觀的讚歎和對天命的敬畏。

王維
王維,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