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 子罕篇 · 第七章

· 孔子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拼音

所属合集

#論語

譯文

子牢説:「孔子説過,『我(年輕時)沒有去做官,所以會許多技藝。』」

這一章與上一章的內容相關聯,同樣用來説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認為自己是「聖人」,也不承認自己是「天才」,他説他的多才多藝是由於年輕時沒有去做官,生活比較清貧,所以掌握了這許多的謀生技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人名,相傳是孔子的學生,姓琴,名牢,字子開,一字子張。
  • shì,用,被任用。
  • :才藝,才能。

翻譯

牢說:「孔子說:『我(年輕時)沒有被國家任用,所以(有時間)多學了許多技藝。』」

賞析

這段話雖簡短,卻從側面展現了孔子的人生經歷與智慧。孔子一生渴望能在政治上施展抱負,實現自己的理想,然而卻長時間未得重用。但孔子並沒有因此消沉,反而利用這段時間廣泛學習各種技藝。這反映出孔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在困境中也能找到提升自我的方式。同時也給後人以啓示,當面對挫折、未能達成所願時,不妨轉換視角,利用這段時光去豐富自己、提升能力,機遇或許就在不經意間到來。這種豁達和不斷進取的精神,也正是儒家思想中積極入世、勤奮努力精神的體現 。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爲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