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杆頭。 欄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枝寄去長江北岸。 (她那)單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樣紅,頭髮如小烏鴉那樣黑。 西洲到底在哪裏?從橋頭划船過去,劃兩槳就到了。 天色晚了伯勞鳥飛走了,晚風吹拂着烏桕樹。 樹下就是她的家,門裏露出她翠綠的釵鈿。 她打開家門沒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門去採紅蓮。 秋天的南塘裏她摘着蓮子,蓮花長得高過了人頭。 低下頭撥弄着水中的蓮子,蓮子就像湖水一樣青。 把蓮子藏在袖子裏,那蓮心紅得通透底裏。 思念郎君郎君卻還沒來,她擡頭望向天上的鴻雁。 西洲的天上飛滿了雁兒,她走上高高的樓臺遙望郎君。 樓臺雖高卻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欄杆上。 欄杆曲曲折折彎向遠處,她垂下的雙手明潤如玉。 捲起的簾子外天是那樣高,如海水般盪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綠。 如海水像夢一般悠悠然然,郎君你憂愁我也憂愁啊。 南風若知道我的情意,請把我的夢吹到西洲(與他相聚)。

注釋

《西洲曲》:選自《樂府詩集·雜曲歌辭》。這首詩是南朝民歌。西洲曲,樂府曲調名。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意思是説,女子見到梅花又開了,回憶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會的情景,因而想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給在江北的情人。下,往。西洲,當是在女子住處附近。江北,當指男子所在的地方。 鴉雛色:像小烏鴉一樣的顏色。形容女子的頭髮烏黑髮亮。 兩槳橋頭渡:從橋頭划船過去,劃兩槳就到了。 伯勞:鳥名,仲夏始鳴,喜歡單棲。這裏一方面用來表示季節,一方面暗喻女子孤單的處境。 烏臼:現在寫作「烏桕」。 翠鈿:用翠玉做成或鑲嵌的首飾。 蓮子:和「憐子」諧音雙關。 青如水:隱喻愛情的純潔。 蓮心:和「憐心」諧音,即愛情之心。 望飛鴻:這裏暗含有望書信的意思。因爲古代有鴻雁傳書的傳説。 青樓:油漆成青色的樓。唐朝以前的詩中一般用來指女子的住處。 盡日:整天。 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捲簾眺望,只看見高高的天空和不斷盪漾着的碧波的江水。海水,這裏指浩蕩的江水。 海水夢悠悠:夢境像浩蕩的江水一樣悠長。

《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名,最早著錄于徐陵所編《玉臺新詠》。是南朝樂府民歌中最長的抒情詩篇,歷來被視爲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詩中描寫了一位少女從初春到深秋,從現實到夢境,對鍾愛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感情色彩,表現出鮮明的江南水鄉特色和純熟的表現技巧。全詩三十二句,四句一解,用蟬聯而下的接字法,頂真勾連。全詩技法之「巧」,令人拍案叫絶。

賞析

心思巧藏,以動作展現心境 「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喚起對過去西洲梅下相會的回憶,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於是穿上了「杏子紅」的「單衫」,梳起了「鴉雛色」的頭髮。一折、一穿、一梳,動作看似隨意,卻展現出癡心女子對愛人思念之深的心境。詩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寫出少女沉浸於憶念、相思中。風吹葉落,她誤以爲情人足音,乃「門中露翠鈿」,從門縫中探出頭等候情人的到來。一「露」,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懷,但情人依舊是無影無蹤,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爲了掩過鄰人的耳目,只好藉故出門去採蓮。此刻的她,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失意的感覺,受窘爲難的心態,一起涌向心頭。這種含羞的姿態,渴慕相思的神色,一系列巧作掩飾的動作,描繪的惟妙惟肖,躍然紙上。於平常的動作中,巧妙地刻畫出女子微妙的心理,及對愛情胸懷一顆赤誠之心。 託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民歌《子夜四時歌》)這些詩句是託月寄情,而這一作品則是託「梅」託「蓮」來表達相思。「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折梅表達思念之情,以自然景物起興。「蓮花」、「蓮子」、「蓮心」,由外而內「徹底紅」。「蓮心」即「憐心」,「徹底紅」即紅得透徹,喻愛情的赤誠堅貞,語意雙關。「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雁可傳情,然而,「鴻飛滿西洲」,卻沒有傳來情人的音訊,極寫相思之深;「海水夢悠悠」,「海水」「悠悠」,喻終年的相思沒有窮盡,託物寄情。總之,詩歌善於以眼前的尋常之物,或起興抒情,或比喻言志,或語意雙關,婉轉傾吐真情,耐人尋味。 時節變遷,巧用民間詞語 早春時節可「折梅」,春夏之交穿「單衫」,仲夏之時「伯勞飛」,於初秋「採紅蓮」,值仲秋「弄蓮子」,到深秋「望飛鴻」。詩中巧妙地運用民間豐富的詞語,表明了季節的變換,條理井然,時序漸進。女子相思懷念的深情,娓娓動聽地敘述在詩的字裏行間。 蟬聯而下,巧「接字」 全詩三十二句,四句一解,用蟬聯而下的接字法,頂針勾連,技法之「巧」,真令人拍案叫絶。「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等等詩句,如此環環相扣,接字成篇,不僅聲情搖曳,情味無窮,而且節奏和諧,優美動聽。 整體 《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樂府民歌中少見的長篇。全文感情十分細膩,「充滿了曼麗宛曲的情調,清辭俊語,連翩不絶,令人『情靈搖盪』。」《西洲曲》可謂這一時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緻的代表作之一。 首句由「梅」而喚起女子對昔日與情人在西洲遊樂的美好回憶以及對情人的思念。自此,縱然時空流轉,然而思念卻從未停歇。接下來是幾幅場景的描寫:西洲遊樂,女子杏紅的衣衫與烏黑的鬢髮相映生輝、光彩照人;開門迎郎,滿懷希望繼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門採蓮,借採蓮來表達對情人的愛慕與思念;登樓望郎,憑欄苦候,寄情南風與幽夢,盼望與情人相聚。這其中時空變化,心情也多變,時而焦慮,時而溫情,時而甜蜜,時而惆悵,全篇無論是文字還是情感都流動纏綿。

無名氏

南北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