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三十三節
王子墊問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謂尚志?”
曰:“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王子墊問道:“士應該做什麼呢?”
孟子說:“士要使自己的志向高尚。”
王子墊問:“使志向高尚是什麼意思?”
孟子說:“行仁義就是了。殺死一個沒罪的人就是不仁;不是自己的東西卻強行拿來就是不義。居所在哪裏?仁就是。道路在哪裏?義就是。居住於仁,行走由義,大人所做的事就齊備了。”
注釋
王子墊(diàn):齊王之子,名墊。
賞析
本章論儒士之事,在於使自己志行高尚,實行仁義。
儒門之士,不事稼穡,徒鼓脣舌,王子墊問孟子“士何事”,當本含反感之意。而孟子認真答曰“尚志”,認爲儒士之職責,在於使自己的志行高尚,在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推行仁義,並不以王子墊的反感爲意。“士尚志”言簡意賅地概括了對士人的要求,“尚志”一詞也成爲儒學的一個重要概念。
“尚,高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士既未得行公、卿、大夫之道,又不當爲農、工、商、賈之業,則高尚其志而已。”
孟子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十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十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孫丑下 · 第一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二十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四十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九節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七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二十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三十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六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三十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卷 · 萬章下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