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 恆卦
震上巽下,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初六,浚恆,貞兇,無攸利。
九二,悔亡。
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九四,田無禽。
六五,恆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
上六,振恆,兇。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恆卦:亨通,沒有災禍,吉利的佔問。有利於出行。
初六:挖土不止。佔問凶兆,沒有什麼好處。
九二:沒有什麼可悔恨。
九三:不能經常有所獲,有人送來美味的食物。佔得艱難的徵兆。
九四:田獵打不到禽獸。
六五:經常有所獲。佔問結果,女人吉利,男人兇險。
上六:動盪不止。兇險。
注釋
恆:久常。全卦內容是日常生活和生產上的事。
浚:挖土。
德:用作“得”,指收穫。
承:奉送。
羞:即“饈”,意思是美味。
振:振動,動盪。
賞析
希望過上好日子,並且希望好日子長久保持下去,這是人們最普遍、最樸素的願望,理所當然要佔問神靈這一基本願望能否實現。”
願望是美好的。而現實卻是嚴峻的,日子並不好過。有天災,天旱水澇,火患蟲害,雷電霜雪,對農業生產、居家度日、出門經商都會構成威脅。也有人禍,朝政動盪,兵匪戰亂,盜賊搶劫,平民百姓終日提心吊膽,生活難以爲繼。所以,古人的生活固然有田園牧歌的一面,而更多的卻是生產繁忙,生活艱辛。
其實,任何時代的生活都有各自的難題和煩惱,哪裏有恆常不變的舒適美滿日子。現代人雖然在物質方面遠勝於古人,卻面對着物對人的異化和吞噬,日子同樣不好過。但是,疲憊的現代人已沒有了向上蒼祈禱的虔誠了。
姬昌
姬昌,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陝西岐山)人。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稱王,史稱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在位期間,“克明德慎罰”,勤於政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爲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收附虞、芮兩國,攻滅黎(今山西長治)、邘(今河南沁陽)等國;建都豐京(今陝西西安),爲武王滅商奠基;舊傳《周易》爲其所演。除此之外,創周禮,被後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稱文王爲“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於畢原。西周王陵(周公廟遺址)位於陝西寶雞岐山縣鳳凰山南麓。
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追尊姬昌爲文王。
690年,武則天稱制時自稱武家爲姬昌後代,追尊周文王爲始祖文皇帝。
► 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