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 蠱卦

艮上巽下,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 九三:幹父小有晦,無大咎。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拼音

所属合集

#周易

譯文

蠱卦:大吉大利。有利於渡過大江大河。在甲日前三天的辛日和甲日後三天的丁日出發。 初六:能繼承父親的事業,就是孝順的兒子。沒有災難,雖有危險,結果還是吉利。 九二:繼承母親的事業,吉凶無法佔問。 九三:繼承父親的事業,雖有小過錯,但沒有大災禍。 六四:發揚光大父親的事業,實行起來會有困難。 六五:繼承父親的事業,得到了讚譽。 上九:不爲國君公侯服務,一心看重繼承父業。

注釋

蠱:事。全卦的內容主要講兒子繼承父業的事。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這是佔問日期。古人記錄時間的方法是;每年十二個月,每個月分三旬,每旬爲十天,這十天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表示。按照這種方法,先甲三日就是辛日,後甲三日就是丁日。 幹:用作“貫”,意思是繼承,這裏指繼承父業。 考:用作“孝”,子考就是兒子孝順。 裕:發揚光大。 吝:艱難。 用譽:得到讚譽。

賞析

後現代的女權主義者看到“蠱卦”所講的內容多半會嗤之以鼻,也可能會跳起來反駁。不過,這裏所講的是三千多年前的情況,作者如實表達了經過母權制時代進入到父權制時代後流行的家庭倫理觀。按照這種觀點,父親是一家之長,是家庭中的權力核心;兒子繼承父親的業績是天經地義的,不僅要繼承,還要發揚光大,這便是“孝”的具體表現。兒子不繼承父業,即使能升官發財,在道義上也要受到指責。 由父權制社會產生的男權主義思想,以及由此導致的對女性的歧視和社會壓迫,是後來的事,不可與上述觀點混爲一談。正如不能用道德化的歷史觀來看待真實的史實一樣。實際上,隨着父權制社會的逐漸解體,男權主義思想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據,傳統的男權觀念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被顛覆。只不過我們還不能過分樂觀,因爲傳統的力量畢竟太強大。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現代社會的兒子們的離經叛道已在傷透腦筋的父親們面前掘出了一條深深的鴻溝,人們已越來越不相信“子承父業”的教條了。於是,一些父親顯出了無可奈何,一些父親則顯出了寬容和理解(不管是僞裝的還是真誠的),也殘存着一些冥頑不化的父親。

姬昌

姬昌,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陝西岐山)人。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稱王,史稱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在位期間,“克明德慎罰”,勤於政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爲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收附虞、芮兩國,攻滅黎(今山西長治)、邘(今河南沁陽)等國;建都豐京(今陝西西安),爲武王滅商奠基;舊傳《周易》爲其所演。除此之外,創周禮,被後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稱文王爲“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於畢原。西周王陵(周公廟遺址)位於陝西寶雞岐山縣鳳凰山南麓。 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追尊姬昌爲文王。 690年,武則天稱制時自稱武家爲姬昌後代,追尊周文王爲始祖文皇帝。 ► 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