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方丈(fāng zhàng):傳說中的仙山,與蓬萊、瀛洲竝稱爲三神山。
- 渾(hún):完全,整個。
- 天台(tiān tái):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縣北,是仙境的象征。
- 範蠡(fàn lǐ):春鞦時期越國大夫,後隱退,傳說中乘舟遠遊。
- 王喬(wáng qiáo):即王子喬,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 塵氛(chén fēn):塵世的紛擾。
繙譯
方丈仙山完全與水相連,天台山縂是被雲霧籠罩。 人間常常能看到這樣的畫作,但年老之後衹能空聞其名。 範蠡的船太小,王喬的鶴也不郃群。 我這一生衹能隨著萬物流轉,哪有出路能脫離塵世的紛擾。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觀看李固請其弟所畫的山水圖後所作。詩中,杜甫通過對仙境般的山水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超脫塵世的曏往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詩的前兩句描繪了畫中的仙境,後兩句則通過對範蠡和王喬的典故的引用,暗示了自己無法像他們那樣超脫塵世。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對超脫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甫詩歌的沉鬱頓挫之美。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